从这以后,再好的朋友买保险,如果不够钱,她打死都不会再帮垫钱了。
林丽感觉自己也挺不容易的,自己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做了这么多,还被朋友误会。她觉得不值得。
从这之后两人不再联系。林丽经常会去他们公司,因为好多策划是她客户。还有次,她一早从厕所出来,居然这么巧,远远看到搭档也从厕所出来。不过当时林丽戴着口罩,有可能她没注意看到。
林丽估计这个搭档妹妹反应这么大可能也和她姐夫去世,她姐姐退保有关。当时微信里和林丽聊天的人的口气,林丽感觉像是她妹妹。据她接触搭档多年,她人品很好的,安徽人在林丽的感觉里还是说话算数的。
现在林丽时常还会想起年轻时候那些奋斗的日子,只是身边朋友已经变了。
之后林丽也和公司两核部反馈了,这个客户不配合更新信息,让公司备注。公司也没有强制一定要更新。当时只是说能更新尽量更新。
不久林丽还从这个搭档妹妹的朋友圈看到她在读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估计也是那种在职研究生吧。
林丽开放了自己朋友圈,尤其展示自己成交的大额保单,展示公司的居家养老服务权益、高端康养社区那些内容的介绍。
她不打算说服这些顽固的客户,而是让时间证明他们的认知和看法的不足。
很多客户听到了林丽他们公司的居家养老的服务权益感觉很好。但是让他们配齐保单,达到保费标准,他们会觉得好贵。
其实换言之,客户在其它渠道存的钱和存年金险增额寿险,现在在国内的金融产品里,收益率综合对比看,保险还是安全稳健很多。存哪里都是存,为什么不选择安全的地方
反而相较于80后客户,90后的客户更主动,他们会自己了解,主动咨询。很有存钱的前瞻性。能接受新鲜事物。
林丽反而更喜欢90后有实力的客户,他们容易沟通,可以好好展示自己的专业,而且他们相信保险,能让自己容易在谈保险过程中找到成就感。
一个老客户说她老公叫她了解下孩子的教育金。他们两个孩子在私立学校,一个学期20万左右学费。现在觉得压力大,他们想存点年金险,之后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