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在微信上看到黄珊问她,到底是谁举报她没参加早会,只打卡?林丽回忆了下,当时在部门的主管微信群,当时区经理发出来公示考核通融的名额,里面有黄珊的名字。当时丁羽和林丽几乎同时发出信息到群里质疑:“为什么有的业务员人没有来参加早会,只是打了卡,却获得了通融名额。而他们组的组员蒋芳,是多年的极锋英雄,前个季度几乎每天参加早会,却不在通融名额里。”
当时他们部门经理在群里也没有回答,区经理反而先回答了,问:”是谁?”没想到,当时有三个人发微信同时发到群里回答这个问题,他们的答案都是“黄珊”。就会这样,黄珊失去了通融的机会。
林丽直接如实地告诉了黄珊,自己也有份说出她没有参加早会。因为这通融名额太少了,还是要公平起见,而且大家各为其主,各自的主管都希望保住自己下面的组员。
黄珊之后就不说话了,然后林丽看到她在朋友圈发了个信息,里面大意写自己最信任人,原来却像笑面虎一样,给自己捅了一刀。
林丽当时看到了,并没有说什么,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她知道职场没有真正的朋友,当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的时候,都会据理力争。黄珊的主管石玲一直在忙自己的店里的事情,并没有看朋友圈。事后,她被黄珊打电话痛骂。她还很委屈地说,这考核也不是她指定的规则,给谁通融,不给谁通融,她也没有办法呀。
黄珊这时候就是在钻牛角尖,大骂主管过河拆桥,平时她出了大单,石玲对她又是哄又是捧,不要太好,而现在她需要主管出来保她的时候,主管却不出来说句公道话。也不帮争取一下。其他组的主管都在争取自己的组员通融名额。
随后,另一个男主管正好和石玲在一起,他是石玲的大徒弟,一向都比较挺她。他听到黄珊这些话后,就在旁边说:“我们组的组员我从来都没有帮忙通融,都是自己过的,能过就过,不能过就说明不适合。”
黄珊气呼呼地就挂了电话。等到最终的考核名单出来后,黄珊已经没有机会通融了。当时她主管并没有往上去找人帮忙争取。如果当时第一时间去找一下分公司领导或者集团的领导,还是有机会通融的。
但是石玲比较会做表面功夫,在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