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群的主管们在群里七嘴八舌地发表对于组员通融是否保的问题时候,她就在里面声明,这个通融并不是她决定的名单,也不是她能左右的。都是区经理定的规则。她实际上就是为了不让她下面的主管们怪她不公平。因为之前第一稿的通融名单全部都是她的小组的。现在通融的名单出来,几乎每个组有一个人。
丁羽曾经和林丽说过,石玲是个笑面虎,很懂得做表面功夫。她的话信一半就好。她是比较势利的,如果对她有价值的,她就会捧。业绩好的业务员会有那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而一旦没有价值了,就会踢开。黄珊现在就是这样,因为她大半年来都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保单了。
相对来说,蒋芳如果能保下来,石玲还能拿到间接的管理提成。对她来说,保谁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大概一个月后, 事情基本定局,黄珊回来部门取自己的东西,办离职手续。她专门挑选下午的时间过来。那个时段部门里人少。她当时过来,只有秘书还在午休,其他几个同事在职场准备下午见客户的文件。
秘书午休起来正好见到她,还和她寒暄。但说话间,她就在那里落泪。毕竟她在这个部门也呆了七八年,对于这个行业她有很深的感情。心里百般不舍。只是事已至此,只能接受。秘书安慰她:“欢迎她半年后再回来。”
他们这个公司离职后半年及以上,可以重新入职保险公司或公司旗下的其他子公司。秘书不认为离职是个坏事,可能是个新的开始。祝福她能之后路越走越好。
黄珊却在那里哇哇大哭起来 ,几个同事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来看这边。她在那里哭了好一会,然后擦干泪,说:“部门里谁有我业绩好,之前给部门这么多的贡献,谁还会念我的好?”
这几个同事安慰她,她说都怪林丽和丁羽,她们几个把她的通融名额弄没了。之后林丽听了在现场的同事把话学给了她听。林丽笑而不语。
之后她们俩互相删了微信好友,没有再联系过。奇怪的是,虽然大家在同一个城市,但是自从黄珊离职后,她们居然没有再遇到过。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黄珊已经离职了快五年了。秘书说,离职的同事中,可能黄珊现在过得比较辛苦。她朋友圈经常发加班值班,即使别人在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