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十万大山:1840 > 第19章 成立丰南号(2/6)
的样子心想真是不打不落泪。

    于是把条件列清楚了:一是无论男女,需在15岁以下;二是需要在柏家村住读,每半月可回去两日,每人都要缴纳自己吃的粮食,瑶寨派劳力给学生盖房,房屋所用砖块在后续交易中扣除;三是若有不服管教及先生认为不适合学习的,即可单方面退学。

    黄兴发本来担心先生生气之后在束修上大开口,待条件开好之后,居然没提束修一事,这让他顿时心落了地。

    待黄兴发这个蛮夷高兴的离开后,沈云峰才和柏有志交流了自己的想法,目前制砖和麻绳制作极其耗费劳力,不如给瑶寨的人去弄,把自己的人力省下来,干点别的。

    现在的发展仅靠柏家村的人手显然不够了。

    柏有志倒是有些舍不得把制砖技术给了瑶寨。沈云峰分析给他听,制砖只不过为了改善居住,又不能换来银两,更不可能把这不值钱的重货搬到山下去卖。

    等砖够了,也不会再烧制了,既然能节省人力,何不让瑶寨人干这苦活。

    柏有志又问为何答应瑶寨孩儿们来学堂。

    沈云峰解释说这瑶寨与你们相互牵连不少年,算是友善的近邻,既然不要得罪,那不如拉拢。

    你说这黄兴发的四个名额,肯定有他的儿孙或者近亲。你说瑶寨的孩儿在柏家村过上吃肉刷牙沐浴的生活,他们还回得去吗?瑶寨又能舍得他们?

    柏有志这才明白沈云峰的用意,更是佩服沈云峰的急智,黄兴发的到来还是突然提出的请求,都几乎没什么准备的余地,但沈云峰居然想的如此深远。

    对比沈云峰,柏有志有一种感觉,自己还是回地洞研究底火去为好。

    山下学堂和私塾并不收山上蛮夷孩童,只有以前大土司和小土司家才有人教授,或者入学堂学习。

    土司沿袭的并不是开化教育,而是愚民教育,不读书少见识,山夷才好管理。

    清朝虽然已经倾向平民开化启蒙,但也是汉族和有一定资财家庭才能享受到教育一定程度上还是稀缺资源。

    赤腰寨先祖原居于两湖境内,与楚地相交,开化较早,与汉人打打杀杀多年,自然知道识字与武力之重要,也因此以交换火药的条件帮助柏家村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