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郑写意根据皇帝的性格和眼前局势推测出来的,沈青放这个人之后还有没有仕途,其实她也并不肯定。
毕竟在殿上之时,她有意点出沈青放与杀人凶徒之间的情愫,点出他人品德性有问题,可当时话都递到嘴边了,这位陛下也不好奇,也不问一下,把沈青放牵扯在其中的案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是如何丧德败行了?
皇帝的这个反应,让她有些看不太懂。
皇帝明明很不满意沈康家的事情,却又不问牵扯沈青放的案子。而当时的局面,只要皇帝开口问了魏熙雅和魏熙蓉的案子,那么沈青放就会在百官那里挂上号,沈家就会被皇帝厌弃得更深。
可他什么也没问。
皇帝这么做,莫不是还想给沈家留一丝反转的余地?
而至于郑写意,看上去似乎是在这两场官司中的最大赢家,可是错了,大家都错了。
那些在皇帝陛下安慰她之后,再次对她报以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的人们,都错了。
出来状告她,可是被证据一一证明,只是在陷害她的薛俊伟,被整整降了一级,从七品降至八品。看上去似乎真的是因为皇帝宠爱她,在替她撑腰,惩罚这些不开眼的人。
实际上翰林编修虽然是七品,但平日里只在翰林院中做些不痛不痒的文书工作。对于没有背景,比如通过科考入仕的寒门学子,进入翰林院之后,在处理文书之时,还可以在皇帝陛下不说混个脸熟,至少能见上几面,说不定哪天这文字才华心思便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一飞冲天,直上青云。
可对于薛俊伟这种人来说,他爹是兵部尚书,从小皇帝就见过他,从小到大早就在陛下眼前混得脸熟得不能再脸熟了,他被安排进翰林院干编修,不是因为才华,而是因为没有才华,只是在里面混了个毫无实权的文书工作。
这样的工作,就算是他再干上十年二十年,也不可能冲上天,直上青云。
所以这个职位对薛俊伟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而尚书都事虽然只是八品,但负责处理尚书省日常事务,特别是在这位皇帝陛下越发重视和重用尚书省之时。尚书都事便和翰林编修完全不同了,这个职位虽低,却拥有实权。
郑写意心中不由泛起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