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张翠山急急忙忙赶来也是为了灭龙门镖局满门,为自己师兄报仇,只是自己已经放出话去,如果出了意外满门灭绝,大丈夫行事说一不二,只是为了照顾张翠山的颜面,便化装成张翠山的样子做下了血案。
后续,张翠山失踪,少林以此时要挟武当,殷野王感觉好笑便站出来坦白了事实真相,并说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有多大胃口吃多少饭,接了我两千两黄金,却没有将人送上武当山,直接在人家家门口丢了,还因此差点引发少林、武当一场恶战,龙门镖局如何不当灭。
殷野王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少林武当虽强,我天鹰教却浑然不怕,如果你们自相残杀没落了,日后叫我天鹰教何处找强敌磨练自身?
这话本故事刚写完,并没有着急放出去,而是先在内部流通,并送了一本给殷野王,结果武当这边还没有动作,天鹰教就把这玩意散步的到处都是,殷野王这家伙从此多了一句口头禅: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居然真的让《武当奇侠传》从话本变成了江湖奇闻。
武当奇侠传,其实就是武当七侠传的谐音,内里却是隐含着他们对张翠山的强烈思念,继《屠龙血案》(即是屠龙刀引发的血案,也是屠了龙门镖局的血案),后续又陆陆续续出现了宋远桥、俞莲舟、张松溪、殷梨亭版本的故事,每一个都彰显着武当门徒的正大光明和惩恶扬善之心,处处站在道德的最高点,却又充满了人性。
不看出身只究其罪,有心为善,有善则赏,无心为恶,有过必改(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改正),怙恶不悛死有余辜,被杀者之罪名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绝不枉杀一个好人,这就是《武当奇侠传》中武当各位大侠的宗旨。
人有的时候真的非常奇怪,明明是自己平时做的事情,可是看到书中描述却依然热血沸腾,反而充满了神圣感,《武当奇侠传》一出,武当诸位侠士再行走江湖的时候,发现许多人对他们充满了敬意,而坏人则充满了惧意敌意,他们居然可以通过这些态度分辨出一些善恶来。
当然了,坏人不可能将“坏人”两个字刻在脑门上,许多所谓的名门正派对于武当的名声大噪感觉不爽也是有的,只是却不敢明着说,暗地里说什么沽名钓誉者不在少数,也有人对于他们将殷野王描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