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闻言幽幽一叹,悲声道:“便是受不得也要受。”
“大宋国幅员辽阔民众众多,文明鼎盛不说,更有那许多江湖门派高手如云,这些人不说个个一心为国,却绝对不会坐视外族在中原为所欲为。更有朝廷重文轻武,甚至可以说严厉打压武人,孩儿兴办书院假装向他们靠拢,却依然不敢大鸣大放。生怕一个不好变要万劫不复。”
“母亲便道孩儿心中不苦吗?先祖当年立国根基在鲜卑族,鲜卑族潜力巨大成事在情理之中。而失国后再立根基却是中原江湖,这一招却是错的厉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先祖看到了宋太祖的成功,却看不到他为何成功,打算以中原武林为根基反制中原匡扶大燕,却不曾想对方严防死守,一个以文统武,便将这招化解。”
“先祖慕容龙城功高盖世尚且不能成功,其后几代先祖更是一头扎入了中原江湖这个泥潭中不可自拔,浑然忘记了我们要做的不是江湖大豪,而是要做大燕国皇帝的。那宋太祖赵匡胤、大理段思明虽也是绝世高手,可他们首先是皇帝,然后才是江湖高手,先祖试图以江湖高手成就皇帝,却是本末倒置了。”
“孩儿遍读史书,研究历朝历代成功与失败的帝王,以帝王的角度研究周围的一切,这才摆脱了慕容世家身份的束缚,谋划了这一切。母亲大人,盛世造反犹如雨后纵火,取死之道耳。孩儿主动融入大宋,抽取大宋的力量,与海外立根基,而后不断扩张,在不触动无法力敌势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实力。虽进展缓慢,却一步一个脚印真正的在复国。”
说到这里,慕容复激动的道:“孩儿十年经营,而今已经有了一州之地,子民十万,暗中为耽罗国国主,虽国小民弱,却也是一国之主了。随后步步为营,二十年蚕食高丽,随后再攻略草原大漠,百年足以创下堪比先祖大燕国的基业。”
“母亲啊,孩儿这番谋划,和历代先祖一直以来苦苦挣扎却看不到丝毫希望,算不得辱没吧?”慕容复悲声道:“你道孩儿愿意向那大宋皇帝卑躬屈膝做一个偏远小县的知县?”
“打天下仰仗武人,可治理天下需要的却更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连一个小县城都无法治理,如何治理的了偌大的大燕国?同时孩儿也需要这个身份,锻炼手下人,想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