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武功,斗转星移同样如此,一次次感受大宗师施展的斗转星移,对慕容复的帮助是旁人无法想象的。
巨大的压力下,他的太极轮转功一举突破到了大宗师境界,境界稳定后才转换逍遥御风,摆明了要将这位少林守经人当成磨刀石,而扫地僧对于自家孙儿,也非常乐意当这块磨刀石,最终也以自己的败北,将他磨砺的格外锋利。
慕容复获胜,他自身精气神攀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巅峰,而败北带给扫地僧的却是武学桎梏上的一道裂痕,让他短时间有所损伤,却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可能,算是双赢。
只是少林群僧多少有些难受,他们心中其实是希望扫地僧能够获胜的,若如此少林便不需要做出改变,有一位不败的大宗师坐镇,便是大燕国灭了大宋,他们也能自保无虞。
然而扫地僧最终还是败了,所以他们便不得不做出改变,在扫地僧的带领下主动前往大燕国上京,争取在之后佛学带来的动荡波澜中占据主导地位,之前前来拜山的众佛门高僧同样存了这样的心思。
当他们看到丐帮悄悄向萧峰靠拢,便知道大宋前途堪忧,中原武林最大的两股势力都靠向了新兴的大燕国,又被人家在北线大败,之前那许多年的防御策略失败,更兼敌人从海路来强占了舟山、太湖,左右夹击直奔汴梁。
他们怎么都看不出大宋反败为胜的希望,毕竟大宋打压武人时间太长,朝中武将能用者真的不多了,而这些能用的武将在慕容复和大宋官家之间,是否会选择大宋官家同样不好说。要知道慕容复和大宋四大将门关系同样非常好,这些年他对边军的支持并非无用功。
武林群雄并不都是傻瓜笨蛋,真正的傻瓜笨蛋走不到这一步,少林、丐帮的态度不得不让他们多做思考,一个不慎便要回家灭门,而导致这一情况的除了少林、丐帮两大势力的态度外,还有大宋豪门世家对慕容世家的围攻。
便是慕容世家那么庞大的武林势力也被文人打压城那个熊样,他们生活在那群文人的统治下,能好的了吗?
相比那群豪门世家,他们和慕容世家的合作更加轻松愉快。
若说少林中谁对这种情况最是乐见其成,那便是心情复杂的玄慈方丈,他非但没有受罚以命换取少林的清誉,甚至连方丈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