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辽国公率军回归辽东,高句丽五千大军一箭未放,一刀未出直接丢下营寨并辎重,手忙脚乱逃回平壤龟缩不出。
见辽东水军浩浩荡荡开赴鸭绿江,高句丽王急忙派出使者,口口声声此乃误会,并愿意向辽国公献上厚礼请求原谅。
辽国公声称只要奕剑大师傅采林仍在一日,辽东大军便不入平壤城,言外之意便是整个高句丽,除了平壤城,其他地方对自己基本没有限制。而整个高句丽自己唯一在意的只有奕剑大师傅采林,其他人根本不值一提,包括高句丽的王也是一样。
高句丽王咬牙低头认错,赔了大批礼物才让辽国公撤军,仅仅是为期两天的水师拉练,轻轻松松讹诈高句丽两年赋税不说,还狠狠的将高句丽王的面皮撕下来踩在脚下碾了个狠的。
高句丽王显然不敢跟杨虚彦炸刺,便只能将怒火转向傅采林,只是这位深居浅出的高句丽大宗师同样有不甩高句丽王的资本,让高句丽王怒火腾腾腾往上升,却找不到更多发泄处,并因此病倒,国内一片混乱。
高句丽蕞尔小国的事情且不说,单说这一连串的大战,李密入长安,并没有能够给李唐带来更多好处,反而让长安形势变得越发复杂起来,瓦岗众将兵败后,只有少数如王伯当、魏征、徐世绩、沈落雁等人跟随李密投向李唐,其他众将不是降了王世充,便是降了寇仲。
甚至因为翟娇娇的缘故,许多瓦岗老人更加倾向于投奔寇仲,毕竟真正打败李密者并非王世充,而是寇仲这位潜力无限的年轻人。
李密这位魔相宗高手,终究不是人主之相,兵败入长安并没有得到重用,虽看似身份高贵,却连手下王伯当、徐世绩都比不过,至少他们位列将军,还有出征建功立业的机会,而自己则被圈禁看不到丝毫光明。
不仅自己看不到希望光明,便是整个李唐也陷入了困境之中,除非拥有绝对强大的力量,否则极难破局,四面八方怎么看除了窦建德,其他人都得罪不起。
或许梁师都之流并非打不过,而是得罪不起,毕竟人家背后站着突厥,突厥是不会允许李唐将他们的走狗奴仆打死的。
天下大势大变的同时,江湖势力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魔门崛起,佛门一落千丈,继邪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