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找证据的同时,凌宇也在努力寻找当年的证人。他听闻有一位曾经在郭栋天府上做过事的丫鬟,可能知晓一些关键内幕。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这位丫鬟如今流落在一个偏远的小镇。凌宇立刻踏上了前往小镇的路途。小镇道路崎岖,旅途艰辛,但他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当他找到那位丫鬟时,丫鬟起初十分害怕,不敢说出实情。凌宇耐心地开导她,向她承诺一定会为郭栋天一家讨回公道,并且会保护她的安全。最终,丫鬟被凌宇的真诚所打动,道出了当年她亲眼所见的一些陷害场景和幕后主使的一些蛛丝马迹。
凌宇将这些证据和证人证言一一整理,精心撰写诉状。他反复斟酌每一个字句,力求将郭栋天一家的冤屈清晰地呈现在诉状之上。写好诉状后,他开始寻找一位能够公正审理此案的高官。他四处打听,了解各位官员的声誉和行事风格。经过筛选,他选定了一位以刚正不阿着称的官员。凌宇带着诉状和证据,鼓起勇气前去拜见这位高官。在高官的府邸外,他等了许久,心中忐忑不安。当终于见到高官时,凌宇详细地陈述了郭栋天一家的案件经过,呈上了所有的证据,并恳请高官能够重新审理此案。高官被凌宇的执着和证据的充分性所打动,决定接手此案。
在案件重新审理的过程中,凌宇也没有松懈。他积极配合官府的调查,为官员们解答疑问,提供更多的线索和信息。他时刻关注着案件的进展,心中既充满了期待,又有些担忧。他担心会有新的阻力出现,担心好不容易找到的证据会被质疑或推翻。但他依然坚定地站在为郭栋天一家申冤的立场上,毫不退缩。
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与审理,郭栋天一家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朝廷为他们恢复了名誉,并对当年的诬陷者进行了惩处。凌宇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为郭栋天一家感到欣慰的喜悦,也有对自己这段艰辛历程的感慨。他知道,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正义最终得到了伸张。
在郭栋天一家冤案昭雪的当晚,凌宇再次来到了那座行刑旧址。此时的行刑旧址,似乎少了几分往日的阴森恐怖。凌宇站在石台前,心中默默祈祷着郭栋天一家的冤魂能够安息。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石台上泛起一层淡淡的光芒。光芒中,凌宇看到了郭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