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时间也很快就到了第二日。

    第二日上午,当洛阳和长安两地那些世家大族的书局掌柜们,  都在忙着准备家族交代的提价事宜时,杨广也已经在大业殿,见到了被李靖带进宫的房乔房玄龄。

    房玄龄今年三十二岁,个子很高,人也有点胖,尤其是他还长着一张大方国字脸,看起来就像个魁梧大汉一样。

    但他却是妥妥的文人。

    以至于杨广见到他,都先看了眼边上的李靖,用眼神询问了下李靖没找错人吧?

    直到李靖颔首,杨广这才盯着跪伏在地的房玄龄问:“房乔,字玄龄,山东人士,开皇十五年由齐州举为进士,先后任职羽骑尉,隰城县尉,朕说的对否?”

    “回陛下,对。”

    房玄龄没抬头,但回答的却很干脆。

    听的杨广也一乐,这才笑道:“对就好,朕还以为朕记错了,起来吧。”

    “谢陛下。”

    房玄龄也这才赶紧起身。

    等房玄龄起身了,杨广才又看着他笑道:“知道朕让李卿找你来,所为何事吗?”

    “回陛下,臣已听李大人说了,是为了长孙大人所提的那金银替换铜钱之事。”

    房玄龄回道。

    这些李靖早就跟他说过了,他也是清楚皇帝召见他是为了何事,故而此时并不慌张。

    “嗯,既然知晓,那就说说你的看法吧?”

    杨广嗯了声。

    这就已经算是考校了。

    毕竟以后是要身居要职的,不搞清楚到底有几斤几两那还了得?

    “诺。”

    房玄龄领命,然后才开口道:“启奏陛下,长孙大人所言金银替换铜钱之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比如大量银钱,涉及大量银钱时,金银确实要比铜钱方便,且臣在得知此事后,也以金银和铜钱做了对比,臣发现金银与铜钱相比,能更容易防止磨损,也就更能保证财货本身价值。”

    “可同样的,臣也发现了不妥之处,那就是小量银钱。”

    “大量银钱大多用于商贾,小量银钱却多用于平民百姓。”

    “故此臣以为,若按长孙大人所言,以金钱替换铜钱,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