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给咱们晋朝长脸了!
听听“书圣”啊,担得起一个圣字了的纵观古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王羲之、王献之这父子俩可真是给咱们晋朝长脸了,我看以后谁还敢小瞧我们大晋朝?
“书圣”啊,哪个朝代不服的请来一战高低,小人得志说的就是司马家现在的心态了。、
之前被打压的太狠了,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争气一点的让他们晋朝可以冒头了,能不嘚瑟吗?
真真是贵族的狂欢跟贫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司马家的狂笑声还没停下,因为战乱,平民百姓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逃难之旅。
至于说什么属于晋朝的自豪感,那是不存在的!
甚至有时候他们还会绝望地想着晋朝这个懦弱无能的朝代什么时候才能灭亡啊?
是不是真的早死早超生,以后就能托生到一个盛世太平的世界了?
隋文帝杨坚看到没有他们大隋的份就知道,他们又吃了短命王朝的亏!
就算是有好东西也是刚刚萌芽阶段,后续也会被归结于取代隋的大唐!
隋文帝一想到这里心中对于杨广的愤怒值达到了顶峰,恨不得当场痛打一顿,谁让大隋的底子都被他败光的了?
要说各朝各代真正最开心得莫过于抖擞羽毛的二凤陛下了,看看这个大唐就是人才辈出啊!
唐太宗李世民睁大了眼睛,带着激动跟欣喜仔细地一本一本数过去,这都是咱大唐的荣耀啊!
《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这可都是欧阳询的楷书作品啊!
还有行书《梦奠帖》、《张翰帖》。
整整五本字帖啊,行书、楷书都有,可见后世人是真的很喜欢信本的字了。
唐太宗回忆起欧阳询的字,肯定地点点头:楷书写的确实不错,最佳临帖模版不为过!
不过他李世民最喜爱的还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找了一圈没看到。
李世民心里面开始蛐蛐了:
这个班浔娘子居然不临摹书圣的作品,眼光有待提高啊,我的偶像怎么能够被冷落呢!
大唐才子佳人多得如过江之鲫,朝堂上擅长笔墨丹青的大臣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