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暮春,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细雨如丝,似一层薄纱笼罩着这片繁华的城镇。
方孝孺站在官船甲板上,眺望着两岸郁郁葱葱的风景。
二十年前,他在苏州求学时,曾见过漕工们光着膀子扛粮包,豆大的汗珠子砸在跳板上能溅起半尺高的灰。
即便如此努力,每日挣的钱财勉强够一家老小果腹。
&34;大人,前头就是城门。&34;
长随低声说了一句,方孝孺抬手整了整绯色官袍,待官船停稳后,便昂着头下了船。
苏州全体官员前来迎接,两队青衣衙役敲锣打鼓,还拉着一条红色横幅“热烈欢迎朝廷方孝孺莅临苏州调研指导工作。”
最前头的知府李程满脸堆笑,小步快跑着迎了上来。
“方大人哎,真是一路辛苦了!苏州百姓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您给盼来了!” 知府李程一边说着话,一边伸出手,打算扶方孝孺下车。
方孝孺摆摆手,拒绝了知府的好意。
等下了马车,方孝孺扫视一眼众人,微微点头示意。
他并没有什么架子,穿着朴素,话也很少,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
方孝孺是典型的忠君爱国的儒士,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修身养性,更注重通过自己的学问和智慧治理国家,建立清廉的政治体制。
“我等已备下酒菜,特意为方大人接风洗尘。”
“不着急,国事重要。”
方孝孺摆摆手,拒绝了李程的好意,抬头看了一眼天色,笑道:“我离开苏州已有十余年,往事如烟,如今回想起来,还真是让人唏嘘啊。”
“回大人话,无论您何时回来,苏州依然是苏州,没有任何改变。”
方孝孺摇摇头,说道:“我倒是希望苏州能有所改变,如今天色尚早,左右无事,随我一同看看情况吧。”
“是,请方大人入轿。”
“不必了,四处走走吧。”
方孝孺进了城后,抬眼望去,城门内外张灯结彩,街道两旁的店铺门面焕然一新,招牌上的油漆还散发着淡淡的味道。
街道上,人来人往,百姓们衣着整洁,脸上挂着笑容,一派繁荣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