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等众位头领欲招安而去,如抽走了梁山的主心骨,不想招安的梁山仿若孤舟,在风雨中飘摇不定。好汉们齐聚林冲院前,往昔的喧闹化作凝重的寂静,人人皆盼能有一人引领方向,冲破这迷茫的困局。林冲,这位出身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英雄,恰似那穿透阴霾的希望之光,身姿伟岸,如松般挺立,抱拳行礼间,豪迈与谦逊尽显。“承蒙诸位兄弟抬爱,林某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望。”其声若洪钟,震碎了压抑的沉闷。
林冲即刻率兄弟奔赴校场点兵。校场上,兵卒良莠不齐。林冲麾下的精锐之士,那可是随他历经沙场磨砺,训练有素,队列严整得犹如棋盘上的棋子,横竖成行,每一个人都身姿挺拔,站在那里就似一座沉默的小山,散发着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他们身着的战甲,虽有斑驳痕迹,却被擦拭得锃亮,在阳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光;手中的兵器,或刀或枪,刃口锋利,仿佛能轻易撕裂空气。而其他部众,多是后来投奔各兄弟的,尚未经严格操练,他们虽站姿略显散漫,却也如未被驯服的野马,透着一股质朴的悍勇。这些士兵的衣着相对简陋,有的还打着补丁,但眼神中透着对梁山的忠诚与期待。林冲登高台,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朗声道:“愿随我另寻出路、共赴患难者,立左侧;欲从宋江招安者,站右侧。林某绝不勉强!”言罢,人群起初凝滞,继而缓缓涌动。
此时,站在台下的李逵心中暗自思忖:“俺铁牛一生只图个逍遥自在,这朝廷的鸟气早已受够,招安绝非俺心中所愿。林教头为人正直,武艺高强,跟他定能在这乱世中继续行侠仗义,护得一方百姓。”想着,他便大步迈向左侧,每一步都似带着千钧之力,震得脚下的土地微微颤抖,眼神中透着坚定。
三千余精锐与三十五位好汉决然站于左侧,他们目光灼灼,满是对自由侠义的热望,不屈于招安的束缚。而选右侧者,亦带着各自期许,转身离开,欲追随宋江招安大军而去。
经众人商议,新山寨定于梁山东面。此处无梁山西面聚义厅之巍峨险峻,却有天险可依。山谷狭仄,恰似巨兽张开的利口,两侧绝壁陡峭,怪石嶙峋,那尖锐的石块好似巨兽的獠牙,仅容单人单骑通行。山谷间弥漫着淡淡的雾气,阳光只能艰难地穿透,洒下几缕微弱的光线,使得道路更显阴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