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张村出品的,你看这行字,上郡第一车辆厂!牌子货!”
青年大感兴趣。若是年纪轻轻就能坐拥财富,也很不错啊!“就不知道,外地人能去这个学校学习吗?”
“张村正在广募青壮劳力,因为那面的工坊有好多岗位需要人手,该说不说,张村给的薪俸还是很高的,同样的岗位,比咸阳这面还要高出足足两倍!而且我听说,即使是去做工,也有机会在张村上一种叫做夜校的。张村的学校啊……有老大一个校园,据说能装下足足两千个学生。咸阳寺工的很多大佬,都把子女送到张村去学习呢!小哥你要是有机会去张村啊,据说只要申请,张村是有教无类。据说这是张村的大儒公孙尼子说的!”
“那去张村学习,要花多少钱啊?”
“花钱?一看你就不是本地人。人人都知道,去张村求学不用花钱,一应衣服饮食,都由学校负责,据说品学兼优的学生还能得到一笔不小的奖学金呢。我要不是因为已经和商行签了契约,我都想留在张村入学了。”
“哦……这么说来,还请大哥您详细指点我一下张村学校的位置。”
这一夜,这个青年在卧榻上辗转反侧,心里想的都是,该去张村见识一下。
半夜时分,青年悄悄解开自己绑手的绳索,收拾了衣着,乘着月色,逃离了徭役的营地。一路向北,去寻找张村。要到第二天清晨队伍开拔的时候,带队的军官才会知道,昨夜有一个青年逃走了。逃走就逃走吧,这些徭役之徒,半路逃亡或者死伤都是正常,只要到地点做一个说明,大部分人如期带到,这桩差事就算合格。
这个无人在乎的青年,循着甘泉直道,一路向北,半乞讨着去上郡,一路走的艰难,好在乞讨这种事,在他的过往中也经常经历,倒不觉得怎样羞耻。
只不过,路好远啊!
从淮阴到咸阳就走了千多里地,从咸阳到高奴县又走了千多里地,好在这后半程是自己一个人走,没有队伍的拖累,走的更快了些。而进入高奴县以后,发现在这里讨饭好像都更容易一些,人们施舍的虽然也是剩饭剩菜,但是这里的剩饭给的更多,剩菜中也颇有一些油花。看起来高奴县果然更加富足一些。
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张村,远远望去,张村被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