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入了她的眼中。
看到府中的种种新气象,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佩之情,尤其是对王熙凤和林黛玉等一众女子的手段更是赞不绝口。
此时的秦可卿,正肩负着主持宁国府中馈的重任。
虽说宁国府这边的主子相对较少,很多事务的处理不像荣国府那般繁杂棘手,但那些奴才们偷奸耍滑、人浮于事的问题却依旧屡见不鲜。
这让可卿感到颇为头疼,也意识到若想彻底整顿宁国府,非得借鉴些成功的经验不可。
思来想去,可卿觉得向荣国府的王熙凤等人请教无疑是个明智之举。
毕竟,她们所整理并已施行得颇具成效的管理制度,若能引入到宁国府中来,想必会大有裨益。
而王熙凤向来对可卿这位侄媳妇青睐有加,当得知可卿竟与自己有着相同的想法,也欲对宁国府展开一场变革时,自是毫不犹豫地表示全力支持。
就这样,在王熙凤的热心张罗下,可卿得以与黛玉以及三春姐妹齐聚于她的院中。
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融洽而热烈。
大家纷纷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分享各自在主持中馈、管束奴才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心得体会。
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各种奇思妙想交织碰撞,仿佛一幅生动鲜活的画面展现在眼前。
只不过讨论到最后,黛玉却又轻轻叹息着道:“咱们如今在管家方面纵然已付出诸多努力,可终究不过是治得了标,却难以除得了本啊。”
她轻蹙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接着,黛玉继续道:“虽说揪出了些许中饱私囊的奴才,也遏制住了一部分铺张浪费的现象,然而府中上下有着数千口人之多,即便大家再如何厉行节俭,每月所需的开销仍旧不是一个小数目。若真想实现收支平衡,除非将那些无所事事的闲人裁撤掉一大半,方可勉强做到。”
说完,她又是一声轻叹。
一旁的凤姐听后,脸上露出一抹苦笑来,回应道:“妹妹所言极是,只是要想裁人又谈何容易?为了撑起咱这国公府的门面,家中的长辈们怕是断不会应允如此行事的。”
此时,探春忍不住插话道:“这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肿脸充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