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一丝敬畏,这就是一个不能成事,但是绝对能坏事的站在关键位置的小人物。
“李主任,多有打扰,刚刚发生的码头爆炸案,您听说了吗?”杨镇南其实为李墨群抱屈,正常来讲,日本人开会研究案件应该叫上李墨群,毕竟在情报收集方面,本地人的特工总部明显更有优势。大概是渡边意识到这点,只是不太信任中国人,所以派自己过来监督。
“嗯,听说,据说有位日本中将殉国了,我得到消息就从家赶回来了。”李墨群早就知道,今年这个年怕是不好过了,自己这边耳目众多,不过特高课、情报课都不会让自己闲着。
“嗯,我也是刚才开会知道的,那个中将是本土来的特使,陆军军部作战课课长酒井隆盛,被杀手在码头上扔三颗手雷炸死。这是宪兵队渡边司令的手令,请李主任配合寻找线索。”
“哦,你也是刚刚知道信息,那岂不是说,酒井中将来沪,只有少量人员知道,怎么不从信息泄露处查找啊,如果人数够少,肯定马上就有结果啊。”
李墨群是真的没想明白,这明显是条破案的捷径啊,都是情报机关老狐狸,怎么可能忽视。
“呵呵,这事大家都知道,可是开会的时候压根没人敢提,老哥哥,这就是在你这,出了这门,我可不承认我说过的话啊。”
杨镇南看到黄静斋站在身后,故作神秘的说道。
“哈哈,好说好说,保密,静斋你去沏壶好茶。”李墨群那是人精,怎么会不懂杨镇南的意思。
“酒井来上海的知情范围很可能就在特高课少数高层手里,最多加上宪兵司令部和金陵派遣军总部,所有知情人级别都很高,按照惯例,肯定是要有甄别的,只是这种级别的甄别肯定不是咱们能知道的。
原本今天是酒井中将第一公开活动,掌握路线的人数很少,连在码头维持治安的特高课特工都是到场之后,才知道的。诡异的是,杀手的行为明显是很久之前就策划的,最起码手雷丢失时间明显在酒井还没有到上海,而从手雷丢失到现在,一直没有使用,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批手雷就是为酒井准备的。”
李墨群听着杨镇南说了这么说,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泄密牵扯层级很高,大家都不敢提这茬,算了,还是干自己该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