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你拿些绯羊、鱼鲊给清虚吧,他馋了。”小南亲昵用肩膀碰碰清虚对自家娘亲要求。
“奶娘,夏柳姐姐还要烤羊肉,您让小南哥、小北哥还有小中和我们去吧。”清虚说完还看向灵虚和小宜,意思让二人帮他说话。
小宜也笑着点头看向杜婶,灵虚很是直接道:“杜婶我就带他们三人走了。”
杜婶无奈的摇摇头,出了堂屋去厨房准备食物。
来的时候九人,回的时候十四人,清虚去了一会儿又带了三个回来,这三个孩子年龄看着和清虚差不多,都是身穿宽松的文士服,头着小冠。三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动作洒脱谈吐个性张扬,很有魏晋之风。
看来这三个孩子是文士,小南小北是武士。
投桃报李晚食是夏柳做的,那三只鸡,一只和蘑菇做成鸡汤,一只做成鸡羹,一只做成叫化鸡;羊做成了烤羊肉;野猪肉做成了红烧肉,再加上杜婶给拿的古楼子、 绯羊、鱼鲊,十六人吃的光光的,饭后空虚把五人送回来,天黑以前回到道观。
小宜躺下都要睡了还要在回想着那三个孩子的言谈,没有高谈阔论,但没有言论措辞精当,引经据典,言之有物,自己在人家这个年龄时可是做不到这样。
小宜如同翻烙饼一般。
凌浩看着反常的小宜,拍拍他坐了起来,“怎么了?”
“哥,不好意思,打扰你睡觉了。”小宜也学着浩哥的样子起来,“哥,你说我是不是没有天赋又不努力,我七八岁的时候比那三个孩子差远了。”
凌浩不会安慰人,只是专注倾听,也许小宜也不需要安慰,等小宜说完,凌浩拍子拍他,“你没有发现这个地方的人都是高手吗?”
小宜想到清虚那高的轻功,点了点头。
“清虚师兄弟三人和小南小北身上都绑着铁片的。”凌浩把他注意到的细节告诉小宜,“这个村子里孩子从小受得就是精英教育,不管是习文还是习武。”
隔壁碧云屋里,小芽正在给姑娘汇报她今天的发现,这个村里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大多走路轻盈,一看就是有武功的样子,那些个小孩子身上都绑着或轻或重的铁片,就是小中和他那俩个伙伴身上都有铁片,就是没有清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