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她不想有作为 > 第113章 一触(1/4)
    碧云静坐于屋中,凝神细听着西厢房几个哥哥书房里传来的声音。一个很低沉的中年人的声音缓缓响起,声音里带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纵观我们华夏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几位少将军如果细细读过历史就会发现,历史中的每一个事件,都遵循着如是因,如是果的规律。”

    稍停片刻,那中年人继续说道:“少将军,小民读史却不懂史,所以也不会说史。小民这段时间正在重读春秋战国,就和您几位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个名人吧。”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先从晋阳之役,三家分智说起。其实,用一通之乎者也的文言来表述,颇为繁琐。换成大白话就是,春秋霸主晋国六卿中的两位大佬,智氏的宗主智申和赵氏的宗主赵鞅,这两位大佬老了,要选接班人。”

    “智申只看到了其子智瑶的优秀,却忽视了智瑶贪而愎的缺点,选了一个毫无容人之量、自大且听不进去人言的继承人。而赵氏赵鞅选继承人,则是用三年时间考察,才最终定了赵襄子。”

    “这才有了后来的晋阳之战,才有了赵襄子‘巢居而处’,反败智瑶,智氏被灭,三家分智的壮举。智瑶作为宗主、掌舵人,他看不清自家的实力,更加糟糕的是,对对手的实力也不清楚。而赵襄子在邯郸和晋阳两城做选择时,就可以看出此人对自家的缺点和优势很清楚,最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关键时刻,一个能冷静理智看待自己的宗主和一个自视甚高的宗主,在用人和选才上,哪个家族会走得更远,不言而喻。其实说白了就是:谨慎与小心,是权力游戏中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中年人接着又说了变法的鼻祖——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魏国的李悝。他如数家珍地介绍道:“李悝成功从四方面进行了变革:废除世袭制度和‘井田制’,出台《法经》,在军队建立‘武卒’制。他的变法,动了人家的蛋糕,断了人家的财路,最后还能善终,这在华夏历史上可是极为罕见的。”

    历数了李悝的功绩后,中年人总结道:“一句话,李悝是才能和气运并存的人。当然了,气运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正当碧云听得入神,刚听到先生要讲商鞅时,就听到下院传来一阵嘈杂声。紧接着,大表哥的亲随乐清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