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 第134章 质量控制(1/2)
    工业生产,经手的原料,制造的成品,相较于手工生产,数量几何倍地增加。

    这就对原料检验、流程管控、成品验收提出了更高标准。

    顾缨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是骁骑校尉刘裕的征收任务,完不成自然是要怪罪下来。

    如果交上去的成品,质量得不到保障,还是免不了被责罚。

    特别是将一种从来没见过的机器投入生产。

    虽然没有他的一票,现在是五对一,蒸汽机的投入生产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既然顾缨能想到这点,证明他对蒸汽机不是抵触态度,还对工业生产有一定的认识。

    那杨行秋可要好好说服他才行。

    “阁下所虑极是,先前诸位股东,制木架屋之技,用千百人,如臂使指,井然有序,在下未曾见过,还请赐教!”

    听着杨行秋说起之前盖棚屋的事,几位股东都不解其意,互相对视一阵后。

    顾缨介绍起流水线作业的来历。

    “此为蜀汉诸葛丞相所授,旧时吴主军中少箭,诸葛丞相传授此技,五人为一段,削木,烤干,开槽、锻锋,粘羽等,各段专于一项,顺次而下,势如流水,凭此一技,吴主三日内造箭十万只,后……”

    顾缨看了一眼曹硕,没继续往下说。

    杨行秋看着曹硕阴沉的脸色,顾缨噤若寒蝉的神情,差点笑出声。

    再说下去就不礼貌了。

    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进行草船借箭,但是赤壁之战中,军队需要大量箭矢却是事实。

    原来是用流水线作业来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杨行秋又知道了一项历史秘辛。

    当然,曹硕的不高兴也是正常反应。

    这箭造出来,又射向了谁就不用多说了。

    要是孙刘没能组成同盟,赤壁之战,胜败犹未可知。

    至少,曹硕大概率不会窝在这山沟里,整日待在尘土飞扬的矿场。

    孙吴的大族在曹魏的末裔面前,介绍着蜀汉的技术。

    实在是有些好笑。

    不过,那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现在的问题,杨行秋想到该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