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反复叮嘱:“此去责任重大,务必向南明君臣详细阐述我们的实力、决心与诚意,力求促成合作,共同为抗清大业开辟新局面!”使者郑重地点头,带着使命与期望,快马加鞭踏上征程。
使者抵达南明都城后,恭敬地向南明君臣呈上精心准备的文书。文书中,详细阐述了民义军在带领下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兵力部署、战略规划以及在控制区推行的一系列新政,涵盖土地改革、工商业扶持、教育革新、医疗卫生改善等方面,着重强调了民义军一心抗清、恢复汉人河山的坚定决心。
南明朝堂之上,群臣围绕与民义军联盟一事展开了激烈讨论。大臣甲眉头紧锁,满脸忧虑地说:“这民义军虽发展迅猛,但毕竟根基尚浅,其实力究竟如何,能否真的与我们并肩抗清,还需谨慎考量。贸然合作,万一有诈,岂不是引狼入室,误了我南明的大业?”大臣乙却站起身来,情绪激动,慷慨激昂地反驳道:“如今清军势大,犹如猛虎扑食,我南明虽有兵力,但独木难支。民义军发展势头正盛,他们有着先进的战术和坚定的抗清决心,若能联合,必定是抗清的一大助力。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机会,若不抓住,更待何时?难道要坐等清军将我们逐个击破吗?”
南明皇帝朱慈烺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目光深邃。他深知南明的困境,外有清军的步步紧逼,内有诸多复杂的局势需要应对;也看到了民义军带来的希望之光。他的内心在权衡利弊,思考着南明的未来走向。这一决策关乎南明的生死存亡,必须慎之又慎。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他终于开口:“此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但民义军的诚意与实力,我们也不可忽视。可先与他们进一步接触谈判,再做定夺。”
在多轮谈判中,双方就军事协作、资源共享、势力范围划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诚恳地提出:“在后续作战中,双方应协同作战,形成紧密的战斗联盟。南明军队凭借其在南方经营多年的根基,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与民情,负责部分地区的防守与牵制任务,拖住清军的部分兵力,为我军创造有利战机;民义军则发挥自身机动性强、战术新颖的优势,承担主要的进攻任务,以灵活多变的战术,给予清军致命一击。同时,双方务必共享情报资源,定期互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