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是常宁县了吗?”
此时已经是八月中旬,正是秋收的时节。
一名穿着朴素,四十出头的消瘦男子走在官道上。
看着一片金黄的田野,他喃喃自语道:“李奇致那家伙信里反复强调让我来一趟常宁县,见识全新的世界,可看着好像也无甚出奇的啊?”
此人正是后来写出瘟疫论的吴有性。
李奇致当年也走南闯北,也因此结识了他。
虽比之吴有性年轻几岁,两人却也成为了至交好友。
多年来更是一直有书信来往,多是探讨医术。
许青需要人才,李奇致便率先想到了他。
同时,这对吴有性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就在吴有性嘀咕之际,他的前方忽然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他抬眼望去,只见一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竟是围在了一起,嘴里不断发出惊呼声。
“这打谷机真是太好用了!”
“不愧是许氏商行的产品,就是物美价廉。”
“如此一来秋收就轻松多了!”
吴有性怀着满腔的疑问,凑到了人群之中。
他此时才发现,众人竟是围着一个古怪的物件。
正在他好奇之际,一妇人从地上割下一把水稻。
随后踩动踏板,这古怪机器之中的轮子便是转动了起来。
当妇人将水稻往里轻轻一送,再掏出来时稻谷竟然已经与秸秆分离了。
妇人脸上的笑容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随手将秸秆丢到了一旁。
如今总算是不用将这无多大用处的秸秆扛回家了,费时又费力。
放在田里,等过段时间一把火烧了还能肥田。
一旁另一名妇人打趣道:“你可别笑了,赶紧点,我们几家还等着用打谷机呢!”
先前的妇人闻言顿时一急,这才想起这打谷机是数户人家一起凑钱买的。
一旁一名汉子眼睛一亮,他提醒道:“对了,你们其他人可以先把水稻割下来啊,甚至搬到一起,等一会打谷机有空了直接脱粒就行了。”
其他人闻言也是眼睛一亮,一个个赞叹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