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上唇直伸,内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黑褐色。益母草花期在6 - 9月,果期在9 - 10月,多生长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向阳处,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
二、药用部分
益母草的药用部位为干燥地上部分。在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全开时采割,除去杂质,迅速洗净,润透,切段,干燥后备用。
三、功效与作用
调经活血:益母草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有着显着的调理作用。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使经血运行顺畅,从而缓解经期不适症状。
产后恢复:在产后,益母草可帮助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恶露排出,加速子宫复旧,有助于产妇身体恢复。
利水消肿:益母草具有一定的利水作用,可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有改善效果。
清热解毒:其性微寒,能清除体内热毒,对于疮疡肿毒、皮肤瘙痒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四、使用方法
(一)内服
煎汤:取益母草10 - 30克,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煮沸,再小火煎煮20 - 30分钟,去渣取汁,温服。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例如,对于月经量少、有血块、经行不畅伴有痛经的女性,在月经前一周开始,每日一剂,连服一周,可起到活血调经的作用。
制成丸剂:将益母草制成益母丸,每次服用9克,一日2 - 3次。益母丸方便携带和服用,对于气血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绝等有较好疗效。
熬膏:益母草熬制成膏剂,如益母草膏,每次服用10 - 20克,用开水冲服。益母草养血膏具有调经、化瘀生新的功效,常用于产后或流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引起的恶露不尽、腹痛等。
与其他药材配伍煎汤:益母草与当归、川芎各10克配伍,加水煎煮。当归补血活血,川芎行气活血,三者合用,增强了活血调经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月经后期、量少、有血块等症状 。
泡酒:将益母草100克浸入500毫升白酒中,密封浸泡1 - 2周后即可饮用。每次饮用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