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百草药材:百草疗愈指南 > 第50章 土茯苓大作用(2/7)
东南亚地区的土茯苓在当地传统医学中也有应用,与我国的使用方式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形态与特征

    土茯苓植株为攀援灌木,根茎块状,多为不规则的结节状,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坚硬的芽。其茎光滑,无刺,有纵条纹。叶片呈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 - 12厘米,宽1 - 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钝,下面通常绿色,有时带苍白色。

    土茯苓的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生于叶腋,通常具10 - 20朵花;花绿白色,直径约3 - 4毫米;花被片6,离生,外轮扁圆形,内轮近圆形。浆果球形,直径7 - 10毫米,成熟时紫黑色,具粉霜。花期5 - 6月,果期7 - 11月。

    药用部分

    土茯苓的药用部分为其干燥根茎。在秋季或冬季采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后即可入药。干燥后的土茯苓根茎质地坚硬,断面呈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以断面淡棕色、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

    附方功效与作用

    梅毒及汞中毒:土茯苓对梅毒及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等有特效。《本草纲目》中记载:“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可单用土茯苓,或与金银花、白鲜皮、威灵仙、甘草等配伍,如《景岳全书》中的搜风解毒汤。一般取土茯苓30 - 60克,金银花15克,白鲜皮10克,威灵仙10克,甘草6克,加水煎煮30 - 40分钟,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其原理是土茯苓中的皂苷、黄酮等成分具有解毒、利湿的作用,能够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缓解梅毒及汞中毒症状。

    湿热淋浊: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白带过多等症状,土茯苓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与木通、萹蓄、瞿麦、滑石等配伍,如八正散加土茯苓。取土茯苓30克,木通6克,萹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15克,加水煎煮后服用,每日一剂。土茯苓能够调节泌尿系统的功能,清除下焦湿热,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淋浊症状。

    痈肿疮毒:土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