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细微变化。无论是温度的一丝波动,哪怕只是上升或下降了001摄氏度,还是酸碱度的些许改变,只要ph值有0001的浮动,都逃不过它们的“眼睛”,并能在纳秒级的时间内迅速做出精准反应。
当它们随着针剂缓缓注入徐绛翎体内,一场微观世界的奇妙冒险就此展开。徐绛翎的身体对于这些纳米球来说,就像是一个全新的宇宙。它们在血液的洪流中穿梭,随着血液循环,逐渐靠近隐藏在皮肤之下的鳞片。一旦靠近鳞片,那些触角瞬间如同被触发的机关,以极快的速度迅速而有力地展开,释放出强大的逆向电荷。这些逆向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力极其强大,如同微观世界里的电磁风暴,其强度达到了足以改变微观粒子运动轨迹的级别,以摧枯拉朽之势精准无误地作用于鳞片的角质层。角质层由多层扁平且已经角化的细胞紧密排列而成,它就像一道坚固的城墙,层层叠叠,守护着鳞片的秘密。然而,逆向电荷的到来,彻底打破了细胞内分子原本稳定的电荷分布状态。原本有序排列的分子结构,在逆向电荷的干扰下,如同被一双无形的大手肆意扭曲。分子间的化学键,这些维系着分子稳定的桥梁,被拉扯、变形,电子云的分布也变得混乱不堪,就像原本有序的星系被一场强大的宇宙风暴搅乱。在这种剧烈的变化中,细胞实现了暂时的极性反转。这一极性反转现象,恰似为后续的伪装工作搭建了关键的基石,为鳞片折射率的调整铺平了道路,是整个伪装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就像建筑高楼时打下的坚实基础。
在注射后的48小时内,一场微观层面上的奇妙变革悄然上演。鳞片原本独特的光学性质,在仿生纳米球的持续作用下,开始发生微妙而又关键的改变。鳞片主要由特殊的蛋白质和脂质共同构成,其内部复杂而精巧的微观结构,就像一座精心雕琢的迷宫,充满了无数的通道和机关,决定了它原本具有独特的折射率。而此时,仿生纳米球通过不断释放特定的化学信号,如同微观世界里的指挥家,这些化学信号就像一首首复杂而有序的乐章,有条不紊地改变着鳞片内部分子的排列方式。这些化学信号就像一个个微小的指令,精确地引导着分子们重新排列组合。随着分子排列的逐步调整,鳞片的折射率开始与正常皮肤趋同。科研人员利用专业的色彩和光学检测设备——高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