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伸手从灶塘里抽出两根柴禾,把大火转小火后,起身径直走向橘子树。
橘枝繁茂,橘叶稠密,梁青娥挑着树枝下方的老叶摘了十多片,清洗干净后,切成碎末丢进了锅中。
橘叶末甫一入锅,瞬间便被不停鼓起的泡泡吞没。
她拿长勺趟着锅底搅和几下,氤氲浮动的水汽中,在甜香枣香之中,一股说不清的清香细细密密涌入鼻端,十分的清爽好闻。
梁青娥深深吸两口,身上的疲乏仿佛都消散些许。
她把锅盖再次盖上,把火烧的更小些,由着火头慢慢在锅底细细烧着。
屋西的槐杨林离家不过二十来丈远,牛的哞哞声,和孩子们的嬉笑声不时传来……
梁青娥信步走到院门外,转过土坯院墙,抬眼一瞧,好家伙,不止他们自家人,村里不少娃儿都在那看牛吃草。
住在附近的几户人家,此时正围着老爷子和老太太乐乐呵呵说着什么,她就说怎么听着这么热闹。
透过热闹的人群,梁青娥又细细打量一番大黄鼓起的肚子。
只见大黄时不时哞哞一声,对孩子们抛来的鲜嫩青草那是看也不看。
大黄这显然是吃饱了,为免人多惊着牛,梁青娥忙扬声唤林老虎。
“老大,别把牛撑着了,赶紧牵回来吧。”
林老虎一瞅大黄的肚子,忙上前解开拴在树上的麻绳,他也不用鞭子,摸摸牛的脊背,笑呵呵说一声咱们回家喽!
那牛就亦步亦趋跟着他的脚步,哞哞往家行来。
见没热闹可看,村里的娃儿们哄笑着就散了。
同林老爷子和老杨氏说话的妇人汉子们,眼睛羡慕追着大黄的身影,也各自散去了。
家里没搭牛棚,林老虎在灶房南侧夯埋一根木桩,暂且把牛拴到了那儿。
院里弥漫着甜香味,林老爷子和老杨氏翕动几下鼻子,见跟过来的几个重孙儿不停往灶房探头张望。
二老略坐坐就起身要走,嘴里不停催促林远山和大陈氏,立时就要回家。
梁青娥忙拦住:“爹娘好容易来一趟,好歹也尝尝家里的水再走,锅里甜汤就熬好了。”
正是因为快要熬好了,才要走,老杨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