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一段时间,张天成一直接电话接个不停,不是公司代办好了,就是人员或者设备到了。
电话太多,导致《记者》的配音进度变慢,原本5天就能将配完,变成花了10天。
《记者》制作完成,张天成就拿着胶卷去"纱b分局’送审。
《记者》的剧情,有些不合适。
朝廷对于程龙饰演的港商,就算明知犯罪,也不抓,反而知法犯法,配合港商打压百姓。
不过那些剧情没有过多描述,加上张天成的面子得给,就直接给过了。
审核一通过,张天成就去做了一张电影海报,然后给李美敬打去电话,拜托她安排《记者》在北美的文艺院线长线放映。
相比国内的电影市场,北美的电影市场完善很多,有商业院线,也有专门放映文艺片的文艺院线。
一般文艺片,都会扔到文艺院线,走长线放映。
冲着奥斯卡奖项去的电影,会放映到明年奥斯卡颁奖晚会后。
如果入围并获奖,那就继续放映,并借助入围或者获奖,趁着宣传一波。
至于当初张天成的《一个人》,那是特例,有张天成提供的宣传点子,哈维当然是去商业院线上映。
听到张天成想安排电影去文艺院线上映,李美敬立马明白,张天成是冲着奥斯卡去的。
她很想拒绝。
这几年,因为张天成,华夏电影在全球名声大噪,如果让张天成再次获得一个奥斯卡重量级别的奖,那华夏电影在全球的名声,就更响了。
可她也知道,就算她拒绝,也没法阻拦张天成拿电影来北美上映。
去文艺院线上映,走长线放映的电影,宣传很小,一般是靠口碑,观众自发向朋友推荐。
宣传费很低,加上以张天成的名气,好莱坞其它影视公司都愿意与他合作。
与其让张天成和其它公司合作,那还不如让她来,至少她能掌控,怎么运作奖项。
第二天,李元成就过来拿电影胶卷。
将英语版的胶卷和海报交给李元成后,张天成每天的生活,就变得很悠闲了。
白天不是为落地米粒手机公司在外奔波,就是在家陪张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