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堂木,才稳定住局势。
“大人!”
就在这时,身旁的推官、判官也跟着开口:
“礼法不可废!”
“自古民不告官,子不告父,这是铁律,不可动摇。”
“但凡民告官,子告父者,必先经三大考验。”
“什么考验?”包拯眉头紧锁。
推官王拱辰道:“下油锅,挨板子,滚板钉。三者若都挺过去了,方可受理。”
什么?
听到王拱辰的解释,包拯目瞪口呆。
这特么哪是考验,分明是草菅人命!
说白了,不就是不让告状吗?
唉……
百姓申冤为什么就这么难?
每一桩明明都很简单的案子,偏偏都要被各种阻挠。
包拯原以为自己现在执掌开封府,足以为天下百姓沉冤昭雪。
谁承想,有了权力后,还有封建礼教这道最可怕的牢笼控制着人心。
包拯将目光看向公孙策:“公孙先生有何高见?”
公孙策闻言,站起身来,看了看门外的百姓,又看了看高处的推官和判官。
沉吟片刻后,才艰难地从嘴里挤出几个字:
“大人,民意不可违!”
包拯更是呆若木鸡。
原以为公孙策饱读诗书,能体察人情,同情刘爱花的遭遇。
谁曾想,他也不过是封建礼教下的一个腐儒。
可见,大宋朝的书生,才是深受儒学礼教荼毒最严重的人群。
“下油锅!”
“下油锅!”
“下油锅!”
就在公孙策话音落下后,围观百姓再次叫嚣起来。
包拯再度拍响惊堂木,打断百姓的呼声。
一直沉默的展昭,此时也忍不住站了出来,用质问的口吻道:
“公孙先生,难道非要将刘爱花大刑加身,开封府才能替她伸冤不成?”
展昭毕竟是江湖人,无拘无束,没有太多儒教礼法的包袱束缚。
看到展昭发声,包拯心中不禁感到了那么一点点的欣慰。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