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57章 天纵奇才(1/4)
    “所谓以工代赈就是,朝廷以兴修工程的名义,雇佣灾民做工,代替直接发放钱粮的赈灾方式。”

    其实,以工代赈在后世早已不新鲜。

    只是古人没有多少几个能理解里面的底层逻辑。

    所以,当范统和冯文斌听到包拯解释之后,反而感到震惊不已。

    “包大人,恕下官直言。”冯文斌直言不讳道,“楚州连年干旱,正需休养生息,此时若是大兴土木,乃劳民伤财之举,岂非适得其反?”

    包拯抿嘴一笑:“冯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望包大人赐教,下官洗耳恭听。”冯文斌地说道。

    包拯点点头:“以工代赈看似劳民伤财,却有三大好处。”

    冯文斌道:“哪三个?”

    “第一,扩大内部需求,增加就业机会。”

    “现在的楚州就好似一潭死水,百业萧条,没有活力。”

    “所谓一业兴,则百业兴。”

    “官府大兴土木,灾民便能获得一定报酬,购买口粮和必需品,则其他行业也会跟着复苏。”

    “获得报酬的灾民多了,那么其他行业也跟着盘活。此其一。”

    “其二,以工代赈,可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

    “但凡天灾,百业荒废,百姓沦为灾民,只为吃一口饱饭。此时,朝廷兴修水利,则可以比平日更低的价格雇佣到灾民。”

    “不但完成了基层建设,还养活了百姓,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激发灾民的自力更生精神。”

    “朝廷如今直接赈灾,灾民已经养成了不劳而获的习惯。”

    “长此以往,灾民再无进取之心,纵然日后天降甘霖,灾民也不愿再从事生产,只想等待朝廷救济。”

    “这便是以工代赈的三大好处!”

    “妙!妙!真是绝妙!”

    范统和冯文斌听完包拯的解释,像是打了鸡血,大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之感。

    仿佛这些年的官都白当了。

    世上还有如此绝妙的应付灾情之策。

    简直是一举多得。

    “包大人一席话,胜过下官读十年书,让下官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