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109章 学生陈世美(1/4)
    科考在即!

    包拯亲临考场,全国各地,四百多个州郡,八百多名举子,均陆陆续续进入考场。

    望着这些考生,包拯仿佛看到了自己前世参加高考时的场景。

    因为人生的命运,在这一刻几乎就定格了。

    而且,古代的科考比后世更加的残酷。

    当然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殿试只排名次,没有落榜一说。

    因为只要考中举人,在大宋就有做官的资格了。

    只是殿试的名次不同,未来的仕途也不尽相同。

    殿试的名次分为三甲、进士及第,以及同进士出身三等。

    能中三甲,未来最差也是个三品京官。

    运气好,甚至能官至宰辅。

    若只是同进士出身,基本上只能从九品芝麻官做起。

    这辈子想要成为朝廷的核心人物,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考场就是战场,竞争格外激烈和残酷。

    一场考试,几乎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

    当然,这对寒门子弟来说,无疑是一次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没有一个考生不珍惜这次逆天改命的机会。

    经过三天漫长的煎熬,考试也终于落下帷幕。

    阅卷官开始忙碌起来,轮番批阅试卷,将试卷按照优劣排列名次。

    由于科考改革的缘故,所有学子的试卷都答得不尽如人意。

    尤其是策论部分,欧阳修几乎没看到太中意的。

    只有三人稍能入眼,因此被列为三甲。

    欧阳修将三甲试卷给包拯看了,包拯也是摇头叹气。

    不过考虑到改革初期,考生不适应也在情理之中。

    总体而言,尚可接受。

    包拯如实将考试结果上奏皇上。

    但赵祯看了三甲试卷,颇为满意。

    对他来说,与往届考生相比,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考生开始涉猎时事政务,只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宋将来的人才一定会越来越多。

    “包卿未免过于苛责!”

    面对包拯的叹气,赵祯笑着回应道。

    毕竟三甲的文章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