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此刻楚易安恨不得能听到秦胜和秦淮书的心声,听听这俩兄弟心里在想什么,是不是骂的特别难听。
她恨!恨系统不给她这个外挂。
秦淮书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浮华院的,整个人都充斥着一种不真实感。
完了,今天晚上真要睡不着了。
他想起了离开前问楚易安的那个问题,张仪这么做,后世的人骂他吗?
楚易安表示没有,知道这段历史的都骂楚怀王去了。
当然,骂楚怀王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他被骗。
而是齐楚同盟是屈原主张的,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得到了提升。
可楚怀王却听信小人谗言疏远屈原,甚至还与齐国断交。
发现被骗后愤而攻秦却惨遭大败,楚国从此走向衰落。
下一任国君继位同样昏庸无能,听信谗言流放屈原,也就是这时,秦国名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国都,楚国面临亡国危机。
屈原深感报国无门,国家前途无望,个人理想毁灭,极度绝望之下抱石投江。
屈原的死有很多原因,但楚怀王绝对要负一定的责任。
楚国亡不亡国后世的人其实并不关心,顶多说一句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发展。
但是屈原的死却是很多人心中的痛,否则也不会有端午节祭奠屈原一说了。
虽然历史上很多人的死都让人惋惜,但屈原的死对楚易安来说其实还好,毕竟战国时期各国都打成这样了,谁死都很正常。
惋惜他的死,也接受他的死。
若要说历史上谁的死最让楚易安接受不了,那必然是岳飞。
想起来就想哭的程度,每看一次岳飞的死就哭一次,简直恨不得她穿的不是大顺这个不存在的王朝而是宋朝才好。
可惜她也知道历史没有那么容易改变,所以她回不到宋朝,只能来这个陌生的国度。
可她来这里是不是也意味着她改变了这个世界既定的历史?
若按照原本的历史的话,秦家该是什么结局?
楚易安不清楚,也无法思考这个问题。
这里边存在着一个很大的悖论,她不知道原本的历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