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股价走势和各类经济数据,冷静地分析道:“这次回调只是市场的短期波动,‘星辰科技’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们继续持有剩下的300万股。危机中我们都挺过来了,这点风浪算不了什么。”
果不其然,随着更多积极的经济数据公布,市场信心逐渐恢复,“星辰科技”的股价再次上扬,最终稳定在每股60元。此时,“启明星”持有的剩余300万股股票市值达到18亿,相较于最初的成本盈利4000万((60 - 28)x300万 - 4400万) 。
“凌云重工”和“优享生活”在“启明星”的支持下,也开始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凌云重工”凭借注入的资金,加快了研发进度,成功拿下了多个国际航空巨头的大额订单,股价从每股40元一路涨到了每股80元,“启明星”持有的股权价值增长至32亿,盈利12亿(32亿 - 2亿) 。“优享生活”则趁着消费市场复苏的东风,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营销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销售额大幅增长,股价从每股50元攀升至每股70元,“启明星”持有的股票市值达到21亿,盈利6000万(21亿 - 15亿) 。
李明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他深知市场瞬息万变,必须不断寻找新的机会。他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了新能源汽车的上游材料领域。经过深入研究,他发现了“瑞丰新材”,这是一家专注于锂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股价从每股80元下跌至每股35元,但该企业拥有独特的技术配方,产品性能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李明决定投入12亿资金,以每股35元的价格买入“瑞丰新材”34286万股(12亿÷35)。在买入过程中,由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景看法不一,“瑞丰新材”的股价出现了较大波动。张峰在操作时,先以每股35元的价格挂出100万股的买入单,刚成交一部分,股价就被迅速拉高至每股37元。张峰没有盲目追高,耐心等待股价回调。当股价回落到每股36元时,他继续买入100万股。随后,他密切关注市场的买卖盘变化,瞅准时机,以每股355元的价格完成了剩余14286万股的买入,最终成功以均价每股3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