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朝堂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那些与杨仪交好的官员,此刻纷纷露出释然的神情,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们早已听闻杨仪在商贾之道上颇有建树,但三十万两黄金的数目依然令人震撼。
三十万两黄金!
这还不包括百货堂所带来的巨额粮食收入。
严格来说,百货堂一月的收入已足以抵上蜀汉国库一年的总收入!
如此辉煌的成就,无论是刘禅,还是那些对杨仪持怀疑态度的官员,恐怕都无话可说了吧?
刘禅沉默了许久,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再次开口问道:“孟爱卿,朝堂之上,言辞关乎社稷兴衰,每一言皆是金石之语,岂容戏言?”
刘禅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显然对孟光的话心存疑虑。
“陛下所言极是!”蒋琬此时站了出来,语气中透着凛然,“朝堂议政,口出之词系民生安危,国运昌颓,若有戏言,则误国误民,万不可为!”
说这番话时,蒋琬的目光如刀锋般直刺孟光,似乎要揭穿他话语中的虚假。
要知道,寻常商队外出贸易,月收入不过上千两黄金,上万两已属罕见,而杨仪的商队竟能收入三十万两黄金。这难道不是欺君之罪吗?
然而,孟光却面无惧色,直面蒋琬的质疑目光,沉声道:“蒋大人,口说无凭,下官自然深谙此理。下官所言,蒋大人尽可派人核实!”
说罢,孟光的目光转向刘禅,拱手行礼,语气坚定:“陛下,下官向来勤勉尽责,岂敢有欺君之行?杨大人前些日子的确将行商贾之道所得的黄金送入国库,整整三十万两!此外,下官还带来了这些黄金的收入明细,以供陛下查验。”
孟光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宣纸,纸张雪白无暇,墨迹清晰可见。
蒋琬见状,瞳孔骤然收缩,未曾料到孟光竟连黄金来历的证据都随身携带。
刘禅并未轻信,沉思片刻,目光转向身旁的吕墨。
吕墨立刻会意,快步上前,接过孟光手中的宣纸,双手呈递到刘禅面前。
刘禅将其展开,纸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类货物的售卖情况。
令刘禅震惊的是,这些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