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售价竟远超他的想象——即便是其中最便宜的,也需要二两黄金!
更让他疑惑的是,这些货物的名称他从未听闻:望远镜、雪肌膏、水月鉴……这些古怪的名字,难道就是杨仪售卖给曹魏的神秘货物?
“陛下,杨大人的付出远不止这三十万两黄金。”孟光的声音带着几分激动,继续说道,“当初都城近旁的商帮园子建设,皆由杨大人自掏腰包,未曾动用国库一分一毫。此事有国库记账文书为证,臣所言句句属实!”
此言一出,朝堂再度哗然。
蒋琬原本还试图以“动工劳民伤财”为由质疑杨仪,但孟光的一番话却让他无言以对。
谁能想到,杨仪在商帮作坊的初期建设中,竟未曾让国库掏出一分钱?
这份魄力与忠诚,令人难以指摘。
刘禅的目光在那账目上停留许久,脸上的神情愈发复杂。
他明白,孟光所言十有八九为真。
毕竟国库账目或许可以作假,但那三十万两黄金却是实实在在的。
真假与否,只需派人查验便知。
若孟光胆敢欺君,那便无异于自寻死路。
因此,孟光所言皆为真。
杨仪不仅大兴商贾之道,为国库带来巨额收入,更在商帮作坊的建设初期自掏腰包,未曾给蜀汉增添负担。
如此忠君为国的官员,刘禅还有什么理由质疑呢?
起初,刘禅对杨仪大兴商贾之事并不看好,甚至认为此举注定会屡屡受挫,难有建树。
毕竟,在这半年间,他所听闻的消息仅限于杨仪在作坊园子的成功落地,其余的进展却鲜少耳闻。
这让他深信,杨仪在商贾之道上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
因此,今日召杨仪上朝,刘禅心中早已盘算好要借此机会向他发难,以敲打这位“不务正业”的臣子。
然而,孟光的一席话彻底颠覆了刘禅的预想。
杨仪不仅在商贾之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更在短短两个月内为国库带来了远超一年收入的巨额财富——三十万两黄金!
面对如此惊人的数字,刘禅心中的质疑与不满瞬间消散。
这些黄金对国库而言无异于雪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