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许多不明就里的官员也随声附和,数月来郁积在刘禅心头对杨仪的不满与猜忌,在这一刻终于全面爆发。
他索性当着群臣,将杨仪“卖国通敌”的罪名张榜宣布,要天下皆知杨仪乃不忠不义的奸贼!
堂上一片群情激奋之状。
不少原本与杨仪不和之人,更是趁机大骂其“国贼”、“乱臣贼子”。
这时,刘禅冷冷扫视殿中文武,目光落到几名戍卫军将领身上。
“你等皆为朝廷武将,听清楚了!如今杨仪欺君叛国,当如何处之?”
几名禁军将领对视一眼,只得硬着头皮跪下,山呼道:
“末将等誓死效忠陛下!杨仪谋逆,大逆不道,我等愿领军勤王,擒杀此贼!”
“好,很好!”
刘禅连道两声“好”,脸色稍霁。表面上,他算是稳住了军心。
可看着殿下文武百官,有人愤慨,有人沉默,刘禅心底却并无多少快意,反而升起一丝莫名的不安。
然而此时的刘禅早已被愤怒和猜疑占据心神,他挥袖道:
“今日朝议到此!诸卿各自退下,待杨仪回朝,再议后续处置!”
“陛下万安!”
众臣参拜,陆续散去。刘禅摔袖回到御座,胸口仍在剧烈起伏。
他自语般低声道:
“杨仪啊杨仪,莫怪朕无情,是你自己找死!”
想起刚刚朝堂上那一幕,他嘴角泛起一丝狞笑,却未察觉一抹危机的阴影正在向皇宫迫近……
大朝散毕,刘禅拂袖退回后殿,只留下一干面面相觑的禁军将领。
他们先前在殿上违心表态,此刻再无宫人监视,人人脸上俱是愤懑不平。
其中一位统领长叹一声,压低声音道:“各位,今日之事,你们怎么看?”
另一名将领咬牙道:
“还能怎么看?丞相征战在外,胜利频传,却被主上如此猜忌辱骂,这口气老子实在咽不下!”
“正是!”第三名将领愤然道。
“杨丞相一心为国,却落得卖国骂名,主上如此待他,实在寒透人心!”
几人越说越气,想起这些年杨仪对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