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借古鉴今 > 第374章 术智部权奇卷三(一)(1/3)
    《智囊》中的术智部权奇卷,主要展现了古人在面临复杂局势和困难时,运用奇谋妙计、灵活权变来解决问题的智慧。以下是对该卷的一些故事及解读:

    - 孔子遭遇蒲国叛乱,智解困境赴卫国:孔子途径蒲国时遇叛乱,被蒲人拦住要求立誓不去卫国才肯放行。孔子不得已立誓,但一出东门就掉头前往卫国。子贡不解,孔子解释被强迫的誓言神灵不会听。孔子在此以权宜之计应对,坚守内心要去卫国的信念,不为表面的誓言所束缚,体现了智者的灵活应变。

    - 司马懿装病骗曹爽:曹爽专权,司马懿想除掉他又怕走漏风声,便装病示弱。河南尹李胜去荆州前看望司马懿,司马懿让丫鬟扶着出来,手抖洒粥,还故意说错话,装出神志不清的样子。李胜回去告诉曹爽司马懿快不行了,曹爽放松警惕,结果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干掉了曹爽。司马懿通过伪装隐忍,迷惑对手,为自己争取到了时机和优势。

    - 狄青百钱定军心:狄青征讨侬智高时,在桂林为稳定军心,与神约若大捷则百钱皆面。不顾将领劝阻,他一挥手百钱皆面,举军欢呼。狄青又取百钉将钱钉住封好,说凯旋后谢神取钱。其实是用了两面钱,他利用南方人迷信鬼神的心理,假神道以坚士心,鼓舞了士气。

    - 公孙申“另立新君”救“旧君”:鲁成公时,晋人扣留郑伯,公孙申建议出兵围许,示将改立君,晋国怕扣留郑伯无用,就伐郑归还郑伯。后来明朝土木堡之变,也先挟朱祁镇要挟,于谦说已有新君,也先无奈放还朱祁镇,这与公孙申的计谋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故事都体现了“权奇”的智慧,即人们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要善于突破常规思维,运用灵活多变的策略和手段来达到目的,同时要懂得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的决策。

    以下是《智囊·术智部·权奇卷》中的其他典故:

    - 淮南相欺王保国:汉景帝三年,七国叛乱,吴王使者到淮南,淮南王想响应。淮南相说愿为将带兵,拿到兵权后却据城坚守,不听从淮南王,而效忠汉朝。最终淮南王因相国之举在七国之乱后得以保全性命。

    - 王敬则杀贼祭神:南北朝时王敬则任南沙县令,当时兵荒马乱,县中有劫贼聚于山中为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