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借古鉴今 > 第402章 长短经卷一 大政大体篇(一)(1/3)
    《长短经》首卷《大政大体》犹如一篇高屋建瓴的政论篇章,系统且深入地阐述了君主推行王道过程中,知人善任的极端重要性,为后世理解古代政治治理智慧提供了深邃视角 。

    开篇,作者援引老子 “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的着名论断。老子的这一思想,为国家治理勾勒出宏观的策略框架,强调治理国家需遵循正道,用兵作战要善用奇谋,而获取天下则需尽量减少对百姓的无端干扰,让社会自然发展。紧接着,引入荀卿 “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 的观点,清晰地界定了君主与普通人的职能差异。君主的核心能力在于选拔和任用人才,而普通民众则以凭借自身能力做事为专长。傅子 “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 的言论,进一步描绘出理想的政治分工模式:士大夫依照各自的职责处理政务,诸侯国君守护分封的土地,三公统筹各方事务并进行商议,如此一来,天子只需垂拱而治,国家便能走上正轨。这些言论共同为后文观点的论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后,作者以尧和刘邦的成功事迹作为典型案例展开论证。尧帝任用舜、契、禹等九位贤能之士,根据他们各自的才能授予相应的事务,这些人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胜任各自的岗位。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尧凭借这份成功登上了天下共主的宝座,开创了太平盛世。汉高祖刘邦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重用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张良足智多谋,为刘邦出谋划策,在战略决策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萧何善于管理后勤,保障了军队的物资供应和后方的稳定;韩信则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屡战屡胜,为刘邦开疆拓土。正是因为刘邦善于任用这三位杰出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才得以成就帝业。通过这两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 的观点。作者将君主比作乐队中的鼓,鼓本身并不演奏具体的五音,却能掌控五音的节奏与和谐,是整个乐队的灵魂所在。同理,君主不应陷入琐碎的事务之中,而应牢牢守住用人之道,让各级官员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从而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

    文章还从反面进行论述,指出君主若不深谙为君之道,就无法做到任人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