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勤勉,真是令人钦佩啊。”
“职责所在,不敢懈怠。”顾长渊语气平静,不带一丝波澜。
刘太监在顾长渊身边转悠了半天,却始终找不到任何可乘之机。他心中恼怒,却又无可奈何。他只能悻悻地离开,临走前,还不忘用阴冷的目光扫了顾长渊一眼。
顾长渊目送刘太监离去,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他继续处理公文,每一笔都写得格外认真,每一个字都斟酌再三。
夜幕降临,议政殿内灯火通明。顾长渊终于处理完最后一份奏折,他揉了揉酸痛的眉心,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他走到桌案前,将批阅好的奏折整理好,放入一个专门的匣子里。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一丝异样。他拿起匣子,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发现其中一份奏折似乎有些不对劲。
他将那份奏折拿出来,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那是一份关于边关布防的奏折,内容却与他之前批阅的完全不同。在这份奏折上,赫然写着“勾结外敌”四个字……顾长渊的手指,紧紧地攥住了那份奏折。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冰冷地看向殿门口的方向……“看来,”他低声说道,“好戏才刚刚开始。”顾长渊感觉到一丝异样并非偶然。刘太监离开后,并未走远,而是藏身于殿外的阴影中,密切关注着顾长渊的一举一动。见顾长渊起身即将离开,他悄然潜回殿内,动作轻盈得如同鬼魅。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字迹潦草,内容隐晦,却足以让人联想到“勾结外敌”四个字。刘太监将这封信塞入顾长渊批阅完毕的奏折之中,然后迅速撤离,再次隐匿于黑暗之中,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容。
他确信,这封信足以让顾长渊身败名裂。
然而,刘太监低估了顾长渊的警觉性。顾长渊拿起匣子时,手指触碰到奏折的厚度和纸张的质感,便察觉到一丝不对劲。他心思缜密,早已料到刘太监不会善罢甘休。展开那份“关于边关布防的奏折”,看到那刺眼的“勾结外敌”四个字时,顾长渊的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一丝冷笑。
他早有准备。
顾长渊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封信的纸张泛黄,墨迹陈旧,正是他这几日暗中收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