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会儿,食光里就坐满了人。店里的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却依旧热情满满,在桌椅间灵活穿梭,为食客们送上一份份美味的小龙虾。
一个身着长衫的书生模样的人走进店里,他环顾四周,没有找到空位,一位大爷见状招手道,“这位公子,老朽这里可拼桌。”
那学子点了一份麻辣小龙虾,走到大爷那桌,“多谢大爷。”
“客气客气,也是为小龙虾来的?都是同好,同好!”
“是,听闻这食光里发现了一种形似蝎子的新吃食,学生专门过来品尝。”
待小龙虾上桌,那书生迫不及待剥开一只虾,放入口中细细咀嚼,随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此虾味美,辣而不燥,调料与虾肉的融合恰到好处,不愧是声名远扬的食光里。”说罢,从怀中掏出纸笔,蘸墨挥毫,写下一首称赞小龙虾的诗。
春琼注意到了书生的举动,好奇地走过去。书生将诗递给她,春琼接过,只见上面写着,“郧乡美食数龙虾,秘制鲜香众口夸。麻辣酸甜皆入味,食光胜景醉流霞。”
春琼连声道谢,“多谢公子夸赞,公子文采斐然,若公子允许,我将此诗装裱了挂于店内,这首诗定能为小店增光添彩,往后食客们看到,也能知晓咱食光里小龙虾的独特风味。”
“姑娘请便。姑娘兰质蕙心,做出这般美味,实乃值得称赞之事,在下不过是有感而发。”
周围的食客们听闻这边的动静,纷纷围拢过来。一位常客感慨道,“这诗写得太贴切了,咱食光里的小龙虾,那味道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众人附和着,对小龙虾的美味和书生的文采赞不绝口。
春琼见状,灵机一动,高声说道,“今日承蒙公子赐诗,为表感谢,凡今日在店消费的客人,均可享受九折优惠!”
食客们欢呼雀跃,纷纷表示要多吃几份小龙虾。这一下,店里的气氛更加热烈了,伙计们也更加忙碌起来,却个个干劲十足。
待食客们渐渐散去,春琼让人将此诗送去裱画师处,将书生的诗作装裱后挂于店内显眼位置。以此吸引更多文人墨客前来打卡。
不出春琼所料,这装裱好的诗作一挂出,就吸引了不少人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