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外界的动荡而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继续深耕细作,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格物部再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印刷术和造纸术相继现世。
印刷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书籍的制作方式。以往,书籍的抄写全靠人工,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错误。而现在,通过印刷术,只需要制作一套活字版,就可以快速、大量地印刷书籍。这大大提高了书籍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书籍的成本。造纸术的改进也同样意义重大。新的造纸工艺使得纸张的质量更加优良,成本更低,产量更高。这两种技术的结合,让书籍的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苏然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大喜。他深知这两项发明对于大楚文化传播和教育普及的重要意义。他立刻将这一喜讯上报给了皇帝,并详细地阐述了印刷术和造纸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皇帝听后,也是兴奋不已:“此乃大楚之幸事!有了这两项发明,我大楚的文化必将得以广泛传播,百姓们也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知识,提升自身素养。苏然,你一定要好好推广这两项技术,让它们造福大楚的每一个角落。”
苏然领命后,立刻行动起来。他在南方建立了多个印刷工坊和造纸作坊,组织工匠们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同时,他还鼓励各地的文人墨客将自己的作品整理出版,丰富书籍的种类和内容。在苏然的大力推动下,印刷术和造纸术很快在大楚各地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书籍涵盖了历史、文学、科学、医学等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多样。它们不再是贵族和士大夫们的专属品,而是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无论是繁华的城镇,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看到人们手捧书籍,认真阅读的场景。
在城镇的集市上,专门售卖书籍的店铺如繁星般散布开来。人们在闲暇之余,总会来到这里,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孩子们围坐在长辈身边,听他们讲述着书中的故事;年轻人则通过阅读书籍,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老人们也在书籍中找到了乐趣和慰藉,丰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在乡村,私塾里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料。他们不再局限于几本简单的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