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划分的,本科线是总分人数的百分之九十。
强基线是能上一本的分数线,本科线是上本科的分数线。
那么七中怎么会有这么精确的数据呢?
因为这是按照近年来考到一本和本科的比例划分的。
只能说既准确又不准确。
俗称薛定谔的准确。
在这一届高考成绩出来之前,只是个参考作用。
由此可见于礼之前的成绩是相当不错的,只是一下子就掉到谷底了。
想再爬起来也很难很难。
但是只要他愿意挣脱泥沼的束缚,也一定会迎来耀眼的曙光。
所以在于礼组长的带领下,七组全体六人参与运动会。
时苓,汪晓晓:4x100接力
李想然:标枪
于礼:5000
黎优:跳远
程坎:开幕式方队
时苓看着报名表,越看越觉得自己的项目太小儿科了。
李想然,看起来清瘦,居然能去掷标枪。
于礼一如既往的生猛,那可是5000!
实在是让时苓瞠目结舌。
时苓对黎优的印象不太深刻,只知道她是个寡言少语的内向小女生,程坎说她跳远能跳两米三。
时苓再次掩面叹息。
于是和汪晓晓窃窃私语:“如果再报一个能再加五分吗?”
“原则上,可以……不过你怎么还起攀比心了呢。”
最后时苓多报了个3000。
倒不是她对挑战人类极限有什么兴趣,而是别的都报满了,只有3000还有名额。
算了,3000就3000吧。
反正走完也有五分。
但是当全班报名表出来的那一刻。
时苓木了。
全班就她一个3000……
啊,好孤寂~
时苓再一细看,发现萧栖寒居然也报名了活动。
是男女混合4x100接力。
嘶,难道连萧栖寒也逃脱不了量化的支配?
——
程坎每天下午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