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至任说完,站起身依旧拉着赵铭的手。
“铭儿,咱们一起去把这事,告诉你娘亲和姨娘她们。”
当天晚上,赵至任在饭桌上喝得酩酊大醉。
即便是赵铭娘亲和姨娘他们,也一个个都和了不少。
不过,在赵铭的叮嘱下,这事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府中下人除了老吴和小吴父子俩,其他人并不知道。
毕竟,圣旨还没有下。
半场开香槟这种事,赵铭不喜欢干。
要不是为了让老爹提前有个准备,他都不打算说出来。
接下来的两天,赵至任哪里也没有去,就在家中等着圣旨的到来。
这天,长寿坊突然热闹了起来,一队宫廷仪仗径直来到赵家大门口。
一时间,长寿坊的百姓纷纷从自家屋里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
赵至任得到消息,立刻让人把大门打开。
尽管两天前就知道儿子要封爵的消息,可真等到圣旨来的时候,赵至任依旧还是激动不已。
前来宣旨的人是礼部官员,赵铭不认识。
虽然赵铭不认识,可对方一见到赵铭,立刻满面笑容。
赵至任客气的把人迎接进厅堂。
一番寒暄之后,赵铭一家全部盛装打扮,准备接旨。
说是圣旨,其实正经叫法为“制书”。
除了“制书”外,还有“册书”和“慰劳制书”,三者各不一样。
慰劳制书,主要是用作大臣们的表扬信和奖状这些,写在绢黄纸上面。
制书,用来行大赏罚、授大官爵、等等这些,同样也是写在绢黄纸之上。
绢黄纸,除了颜色之外,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生虫,只要妥善保管,可以存放很久。
第三种册书,是用作立皇后立太子、封亲王和三品以上大官的所用。
册书,是写在写在竹简上的,这一点与制书和慰劳制书,有着明显的区别。
礼部官员,在赵铭他们站定之后,开始宣读起圣旨的内容。
门下: 朕闻赵铭者,聪慧卓绝,匠心独运。其所创曲辕犁、马蹄铁诸物,于农事大有裨益,于行军亦功效显着,实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