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由于多了山西实业公司缴纳的几百万赋税,加上山西的其他产业发展提供的赋税,阎锡山现在手头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足的,所以他难得的花重金从瑞士厄利孔公司进口了成品的机关炮54门,来装备防空旅。
但是现在看这54门防空炮是完全是不够的,于是开始谋求从国外引进防空炮生产线。而经过论证,最终决定还是和瑞士厄利孔公司达成协议,引起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生产专利和原材料,厄利孔公司提供原料、技术和技师帮助山西在太原兵工厂生产20毫米机关炮。仿制的高炮在1937年上半年生产成功,之后开始在晋绥军各军之中普遍配备防空炮。
阎锡山也发现将兵工厂的生产单纯集中在太原的弊端,没有制空权的风险太大,在中国没有足够强大空军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日军的飞机重点轰炸,单纯依靠地面防空,则很难每次都能防住。于是从1936年底绥远抗战开始后,阎锡山就开始在山西其他地方设立兵工厂的分厂,将部分太原兵工厂的人员分流到几个地方,在吕梁设立火炮生产复线、机枪生产线,在临汾建设火药、子弹生产副线,在长治建设小口径火炮生产线和炮弹生产复线,三家分厂的设计产量加起来要和太原兵工厂相当。并将兵工厂外的其他西北实业公司的工厂向吕梁地区集中,部分钢铁工厂转移至陕西榆林地区,这种转移到了1937年天气变暖之后更加如火如荼,山西实业公司的工厂也加入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