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抗战之新晋绥军 > 第51章 日军西进(2/3)
方之一。

    在对日全面抗战爆发后,河北局势迅速恶化,29军的抵抗不力,助长了日军的心气,基于东北军和29军等地方部队在对日作战中接连表现出来的不如人意,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对北方的地方军再不敢完全信任,一方面筹谋在上海主动挑起对日大战,吸引日军将主力转移到长江流域来,为此发动了“八一三”淞沪会战,另一面则是将在北方的中央军调到最前线来阻挡日军的进攻步伐。

    此时国民政府中央军在北平到山西一线的最主要存在是13军,军长为汤恩伯。在1936年年底绥远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就为了抵抗日军侵占绥远,调13军北上到绥远准备作战,只是傅作义指挥的实在漂亮,13军到达绥远后还没来得及上阵,傅作义就指挥晋绥军一部,将日军派出进行试探中国守军强弱,充当开路先锋的伪军全部消灭,日军的爪子刚一伸出就被砍掉,暂时抑制住了这头恶狼占领绥远的野心。

    不过绥远抗战结束后,13军也没有调离,就在绥远驻防了下来,此时13军成了南京政府在北平周围唯一能倚靠的中央军精锐,于是紧急电令,将13军调到北平西北面昌平的居庸关一线来阻止日军西进。

    在此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件令国人悲哀的事情,由于此时29军10万人已经扩编为第一集团军,下属几个师分别扩编成为59军、68军和77军,作为68军军长的刘汝明,面对日军的大兵压境,此时还担心自己的势力地盘被作为中央军的13军占领,将东进的13军阻挡了几日,后面还是经过多方斡旋和保证,13军才被放行,得以继续前进,但是几乎和日军同时到达居庸关一线,丧失了提前准备的先机。

    日军出动了一个旅团来进攻居庸关这个天险,在中国耀武扬威惯了的日军,从内心里看不上中国的军队,由于中国的内政不安,内部几乎每年都有争斗,连年不断地内战使得国内民生凋敝,国家穷困非常,所以部队跟着也没有资本来更换更多现代的武器,并且经过“九一八”事变和最近的一些列互动,东北军等部队的抵抗不利,甚至不抵抗让日军对中国军人的抵抗意志也很是不屑,自大的以为所有中国军人都不敢和他们硬拼。但是在南口,13军给了日军一个教训,尤其是作为军主力的89师,在龙虎台阵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