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抗战之新晋绥军 > 第91章 风起(二)(2/3)
什么意见?”阎锡山继续问道。

    陈长捷很想也站起来说,但是之前61军有李服膺,所以一般不用他发言,现在他作为军长之一,坐在那里有点局促,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但是他也觉得以后的力量的确有所不足,需要扩军,所以就站起来说到:“我认为治安学长说得对,现在我们的力量的确有点不足,需要扩充力量来应对鬼子的下一次进犯”。

    陈长捷说完之后,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这是当下摆在台上的问题,必须赶紧妥善处理,否则之前所有的成绩都容易因为之后的一次失败就付水东流。

    阎锡山也明白这个事情,他在会上问大家,就是征求一下意见,见众人再没有要说的,现在情况也不紧急,至于扩军要怎么扩,他还要下来再想一下,就决定散会。

    在散会前,阎锡山和傅作义说道:宜生留一下。阎锡山想和傅作义再叙叙旧,毕竟这么一别,就不知道何时再相见。

    “宜生,你素来最有想法,会上你也没有发言,这里就我们二人,你讲讲你的意见?”两人阎锡山的书房里,两人坐好后,阎锡山问道。

    “阎公,会上治安说得也比较有道理,现在没有别的办法,我晋绥军要想生存,就必须扩军,关键是由谁为将,兵何处来。

    我认为楚晴波虽然作为参谋长,作用巨大,但是前线缺大将,楚晴波是知道兵之人,在前线领兵,必为地方之柱石。

    现在的后起之秀中,李振武忠勇俱全,在两次会战中都表现惊艳绝伦,我观之堪当大任。

    我晋绥军,最多不过扩展二军,再扩,一是力有不及,二是易招惹是非,需慢慢顺势而为,暂时可先编制一军,待李振武再立新功之时,再设立一军。当下先搭建框架,招募兵员、训练新兵。

    我认为兵员来源有之三:一是预备役团,已经有所气候,可直接拿来,辅以老兵,可缓解当下之危;二是李振武当下指挥的晋北游击区队现有十几个,每队几百人不等,这些人经过战阵考验,稍加规范,亦是可战之兵;三是吸纳社会青年,公而告之,借本次胜利之际,在各地设立招兵点应可招纳不少兵员。

    预备役团在整编之后,需继续新设,使之成为我部后备兵员之源泉,不可就此打住,有预备役团在地方,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