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西之后,李志坚派人继续对对井陉一带进行侦察,但是得到的汇报一直都是日军三十五师团在井陉县驻扎,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李志坚也就打消了马上通过井陉再次出兵的打算。
此刻,虽然日军攻不进山西,但是晋绥军想要攻出去,也是困难重重。日军由于将注意力全部转到中国战场上,从本土、关东军都抽调了大量的兵力、物资,加强到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武汉以西及武汉周边,一个是山西周围。在山西北,加强了张家口和大同的力量,山西东,加强了石门(石家庄)的力量。
43军向山西东出口试验了一下,证明这里很难突破。并且只能采用硬碰硬的打法,这这种战法正是日军希望遇到的,但是山西经不起消耗太大的作战。
山西的战略空间打不开,就永远处于被动。
李志坚将这次出击的过程进行了一次复盘,经过分析,这次出战不利主要原因在于日占区之前没有布置敌后情报,对日军的调动没有及时了解到。
虽然预料到日军会在井陉周围有动作,但是没有详细的情报支撑,主要是靠直觉判断和战场侦查,这绝对是一个教训。
必须要对要作战的区域的力量都进行比较详细的摸底。之前的作战主要是在国统区,之后自己想打出局面,那么就主要在敌后进行作战了,没有敌后情报支撑,免不了吃亏,所以就要尽早建立晋绥军自己的敌后情报体系。
但是这个又是犯忌讳的事情,一旦被上级知道自己私自建立情报体系,那么绝对是触犯了上位者的逆鳞。所以这个事情该如何着手,令李志坚比较挠头。
李志坚最终决定亲自向阎锡山进行一次当面汇报,这关乎晋绥军以后的未来,不光是43军的事情,并且他出自公心,对晋绥军以后发展有利,且事情决不可拖延,阎锡山应该会同意。在用了几天构建起完整的框架方案之后,李志坚即去太原面见阎锡山。
李志坚专门跑了一趟太原,在阎锡山的办公书房里,李志坚先将本次出晋入冀作战的经过详细的向阎锡山进行了汇报,并将近期的侦察结果都说了。
听完李志坚的汇报,虽然早已通过军报得知情况,但是阎锡山还是有点压抑。最近阎锡山召集在太原的众将领专门研究过山西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