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抗战之新晋绥军 > 第164章 奉命南调(2/4)
衡,阎锡山最终提出,由43军和现在驻防晋城的83军对调,43军调到晋城,83军则移防娘子关。

    不过43军一个军移防晋南,既要守住晋南,到时还要出击增援河南,这样力量就有所不足。

    还是杨爱源的建议又帮助阎锡山解除了这个难题,现在十四集团军管辖的四个军都在忻县一带,每天需要不少的粮秣,而忻县周围不是产粮区,需要的粮食很多需要从晋南调度,忻口一带暂时没有战事,就没有必要让这些部队都集中在这里来增加后勤的压力,可以分出几个军到晋南协助43军。

    况且十四集团军下辖的几个军的战斗力也是参差不齐,第98军成军晚,装备差,相对于战斗力比较弱,在忻口也是锦上添花,并不能作为主力来使用,可以先行调往晋南。晋南是山西的主要产粮区,在那里粮秣等的运输压力会小很多。

    阎锡山听后,也感觉杨爱源说的很对。不过一个98军的力量太过薄弱,如果日军真的进犯河南,光一个98军也帮不上多大的忙,必须还的再加强一个军,在征询十四集团军司令刘茂恩意见时,刘茂恩推荐了他起家的15军。

    这个意见在上报给重庆后,重庆方面最终同意。双方各自退了一步,互相进行了妥协。

    最终由军委会下达军令,将43军和83军调防,十四集团军管辖的第15军和第98军南调到晋南。

    不过在军令下达后,15军提出,其部由镇嵩军改编而来,军内都是河南子弟,愿意回到河南驻守,保卫家乡。此时阎锡山才反应过来刘茂恩为什么将他自己的起家部队推荐调走,原来是存了这个心思,心里暗道刘茂恩耍滑头。

    重庆军委会也考虑到15军自从1937年入晋作战后,一直都没有归乡,现在将士们思乡情切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中国军队,在乡土作战,作战积极性一般都比较高,于是就同意了15军的申请,将15军和在河南驻防的第3军对调,第15军到河南驻防驻防,第3军调到中条山上驻防。

    李志坚对于阎锡山和重庆的扯皮整个过程都清楚,他知道这次调防晋城基本上不会改变了,所以提前就让部队做好了移防的准备。

    对于可以调往晋城,李志坚也很乐意。现在石门到井陉一带都布置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