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193章 资源(1/3)
    段昊初轻轻摇了摇头,双臂环胸,低声道。

    “这倒没有,别看着隐蔽,但随时都有被查的风险。曾经就有受此影响的考生,没必要冒这个险。”

    刘文昌坐在一旁,闻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接过话补充。

    “别以为这交易很好,但实际也有人故意造假,毕竟这东西无法核实。与其交易这个,还不如去听一些名儒的讲学,更有帮助。”

    孙文石闻言,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一抹好奇的神情。

    猛地直起身子,带着几分迫切。

    “这名儒讲学又是什么?”

    他原本拿着杯子,因为好奇,杯子的水溢出来,他却浑然不在意。

    身子微微前倾,显然对这话题充满了兴趣。

    刘文昌笑了笑,放下茶盏,手指轻轻敲了敲石桌,发出低沉的“笃笃”声。

    他抬头望向几人,脸上露出一抹耐心解释的神情,语气平稳道。

    “这杭州府除了府学外,还有三大书院,分别是万松书院、崇文书院、紫阳书院。

    各书院的院长经常邀请各地的名儒、官员来讲学,每月初一、十五为固定讲学日,讲解《四书》章句。

    除了书院的秀才可以参加,外地考生通过考核或推荐,也能去旁听。

    除此之外,在乡试前三个月一般增设‘科举冲刺班’,每日授课。

    针对乡试题型开设‘经义辨析’、‘时务策论’等课程。

    比如最近万松书院连续十天都在剖析《孟子·尽心篇》的八股破题技巧。

    这种讲学内容,更有效果。”

    林向安坐在小凳子上,听完这番话,瞬间明白过来。

    这不就是妥妥的现代高考复习手段嘛!

    朱卷交易所的内容,相当于现代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真题汇编的简洁版,通过研究这些答卷,考生可以了解考官点评的重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而书院的讲学,则像是名师培训班,在考前进行针对性分析、大量训练,找到模板和套路,短期内提升答题质量。

    在现代,有金钱就能做到这些,但在古代,除了金钱,还得有人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