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218章 消灾银(1/3)
    第218章 消灾银

    在乡试结束后,关于榜单的各种推测和流言便未停止过。

    民间传闻,一榜养百蠹。

    意指每逢科举放榜,总有人借此牟利。

    衍生出无数寄生于科举体系的灰色产业。

    这早已形成一条隐秘而庞大的利益链。

    明面上是由赌坊、书肆、青楼等多方合作。

    打着消息灵通的旗号,四处散播各种榜单预测,借此引导舆论,挑动各方的关注。

    赌坊趁机开设押榜赌局,吸引赌客下注,甚至故意放出不同版本的榜单,扰乱视听,以扩大赌盘影响力。

    书肆则大肆印制这些所谓的“拟榜”,售卖给好奇的士子与富商,为榜单披上一层权威色彩。

    青楼则是信息流通的核心,不仅是达官贵人谈笑风生的场所,还是文人骚客聚集之地。

    许多推测消息,便是在歌舞笙箫间流传开来的。

    至于钱庄,更是看准了赌徒的疯狂,高利息放贷,助推赌客押注。

    确保放榜单前,庄家通杀。

    这一切,早已成了一场暗地里的博弈。

    操盘者们精准拿捏着考生的焦虑和世人的投机心理,让拟榜成为一场盛大的信息战。

    原本此事林向安并不关心,也无心参与。

    但没想到他的名字被放进了榜单里。

    若是红榜,那倒也罢了。

    毕竟图个吉利,也能让心情好些。

    结果上的是黑榜,上黑榜的人被称为必落榜者。

    它暗示着考生的成绩必然不理想,甚至隐隐透出某种威胁。

    这事林向安原本毫不知情,直到有人竟主动找上门来。

    当天杨辉、孙文石外出访友去了,只有林向安、林远、王和智三人留在院子里。

    那人自称是“好心人”,话里话外却透着威胁。

    “林公子,这黑榜上的名字,若是不想传得人尽皆知,也不是没有法子。只要出消灾银,我们便能替您把名字撤下来,保个清白。”

    林向安头一次遇上这样的敲诈,险些气笑了。

    若是其他读书人听到,定是谈闻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