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的制定
经过深入调研,二姐林婉晴制定了一套全面而细致的文化传承计划。
首先,她提出建立“文化传承教育体系”。在联盟的各级教育机构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从幼儿园到大学,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设计相应的文化传承教育内容。例如,在幼儿园阶段,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向孩子们传授简单的传统文化知识;在中小学阶段,开设手工制作、传统艺术欣赏等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大学阶段,则设立专门的文化研究专业,培养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专业人才。
其次,林婉晴倡导设立“文化传承基金”。该基金由联盟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出资,用于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项目。基金可以资助传统技艺的传承培训、文化遗址的修复保护、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等。同时,对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个人和团体给予奖励,激励更多人投身于文化传承事业。
此外,她还计划举办“联盟传统文化节”。每年选定一个不同的文明作为主宾,展示该文明的传统文化特色。通过举办传统艺术表演、文化展览、民俗活动等,让联盟民众全方位感受各文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将传统文化以更生动、更具互动性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四、计划实施的艰难历程
文化传承计划开始实施后,遇到了诸多困难。
在教育体系改革方面,一些学校和家长对增加传统文化课程表示担忧。他们担心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学生在科技、经济等“实用”领域的发展。林婉晴积极与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沟通,向他们解释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她举例说明,学习传统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了解历史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经过多次沟通和宣传,逐渐获得了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文化传承基金的筹集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联盟政府表示了支持,但部分企业和社会各界对投资文化传承项目的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文化传承项目短期回报率低,风险大。林婉晴亲自拜访各大企业负责人,向他们阐述文化传承对联盟整体发展的长远意义。她指